美文网首页
从一次卖牛谈“锚定效应”

从一次卖牛谈“锚定效应”

作者: 明日辰星 | 来源:发表于2021-11-27 12:08 被阅读0次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时常想起自己在读小学的时候随父亲卖牛的一次经历,说起来让人啼笑皆非。

    那一天,我们一大早就从农村的家里牵着牛出来。半道上我们碰到一个人,不妨称他为A某吧。A某听说我们要牵着牛到集市上卖,便爽快地出价500元要把牛买下来。父亲当时想,自己刚一出门就有人报价500元,在集市里至少可以卖出600-700元吧?于是,父亲果断地拒绝了这笔交易,继续赶路,直奔市区的集市。

    集市上有很多卖牛的人,牛的品相和个头各不相同,但出乎我们的意料,大部分牛的标价都在300-500元之间。因为平时的精心饲养,加上昨晚又给牛冲了了个澡,出门之前喂饱了草料,我们家的牛全身皮毛干净,两只牛角在阳光下发着亮光,四蹄踩着地面嗒嗒作响,如同一个接受欢迎盛会的将军,显得格外威风。

    因为有A某报出的500元作为价格参考,父亲便底气十足的给牛标价700元。令人沮丧的是,整整过了一上午,虽然有几个人先后过来问价,但一听到700元的价格,一个个都摇着头离开了。吃了中午饭,只剩下半天时间,父亲显得底气不足,不得不把价格降至600元,但足足过了三个多小时,仍然无人愿意买。父亲无奈,不得不像割肉一般地把价格降到500元,心想早晨那个人就是出的这个价,这回总该有人买了吧?

    过了一阵,有人过来问价,随后要求我们把价格降到400元。我父亲自然是坚决不肯。早晨碰到的A某一口出价500元,我们还没卖。结果在集市呆了这么久,怎么可能甘心卖400元呢?父亲自然不遗余力地夸耀这头牛的耐力如何如何好,如何听话温顺等等。那人颇为懂行,说这牛确实不错,但肯定不值500元。

    父亲担心再这样拖下去,恐怕今天连400元都卖不出去。如果今天卖不掉,整个一天的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了。从家到集市一个来回就需要花上三个小时,何况还要牵着牛徒步行走,出来一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总不能再把牛拉回家,第二天再拉回来卖。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保证卖出更好的价钱。最终,父亲咬咬牙,把价格压低到480元。经过一系列的价格攻防战,双方最终以460元成交。当我们点完钱离开集市的时候,已经可以看见天边的晚霞了。

    回顾这一天,我们从早晨一直忙活到傍晚,最终只卖了460元,相比早晨A某500元的报价,我们不仅少挣了40元,而且还白白浪费了一整天的时间,心里自然是又郁闷,又沮丧。

    几十年过去了,但这件事的前后经过却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每每想起来就觉得可笑。如果仔细品味一番,这无疑可以列入商业案例,经不经典暂且不论,至少证明了“锚定效应“”对人的心理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如果假设,当初我们在去集市的路上,没有碰到出价500元的那位A某呢?那我们很可能会根据集市上其他牛的价格区间,再结合自家牛的品相特点来决定我们的价格,估计会在400-550元左右标价出售。如此一来,卖出的概率一定会很高,甚至一个上午就可能以500元左右的价格卖掉,然后省下了后面半天的时间。但就因为早早地碰到了A某,他报出的500元形成了我们心中的 “价格锚”。

    但是集市上每个买牛的人心里也有自己的价格锚,那就是当前集市中牛的均价,基本上在300-500元这个区间,而我们根据A某报价贸然提出700元或者600元,就显得与行情格格不入,卖不出去也就毫不意外了。于是,经过一天的摸索和试探,我们最终的卖出价是460元,最终没能脱离集市的价格区间。

    这样想来,早晨遇到的那位A某岂不是一个冤大头,他怎么会一下子就出价500元?原因可能很多,比如他手头现金充足,又很急切的想买牛,等等。但是假设,这位A某如果是在集市里碰到了我们呢?他的出价很可能就到不了500元,因为集市中牛的价格范围给了他一个“价格锚”,而我们在路途中相遇之时,无论对于买方还是卖方,周边没有任何参照,所以出价和还价必然会有极大的偶然性。A某可能会出500,但也完全可能出200或者1000。没有“外部价格锚”作为参照,买卖双方只能根据头脑经验中的牛价来决策,这就要考验买卖双方的博弈水平了。

    如果买家对价格完全没有概念,主动权就落到卖家手上。卖家先出个价,然后双方在这个出价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心理预期进行讨价还价。这个卖家出的价无疑就是”价格锚”,因此,第一个出价的人在交易中往往会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很多商家们深谙此道,喜欢把初始价格标得奇高,之后大幅打折,给消费者占了便宜的错觉。

    回顾历史,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价格锚”的身影。当时清军在甲午海战和陆战两线节节败退,清廷被迫求和。作为战败的一方,从慈禧太后到李鸿章都清楚,战争赔款在所难免,只是对于日方会索赔多少,心里完全没有底。

    在谈判桌上,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狮子大开口,要求清政府赔偿3亿两白银,并声明这个数额绝对不可以商量。要知道,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只有8千万两白银。按照这个索赔额,即使不算分次付款的利息,如果不向外国借款,即使清政府从上到下不吃不喝,也得需要四年才能凑够这个数目。

    之后清政府力图讨价还价,也没能跳出日本人已经设定好的这个惊人的“价格锚”。尤其是日本人截获了清朝内部往来的电报,更是掌握了清政府的心理价位,完全占据了谈判的主动权。

    之后,突然出现了一个颇为戏剧性的插曲。在日本马关谈判的间隙,清政府首席谈判代表李鸿章被日本的一个愤青开枪打成重伤,险些死于非命。日本政府碍于国际舆论,表面上极不情愿地、如同要割自己的肉一般(实际上这肉本来全长在中国身上)地答应把索赔额从3亿两降到2亿,好似他们吃了一个极大的亏。这也给这位带着伤在条约上签字的李鸿章一丝苦涩的安慰。因为至少在自我感觉上,因为挨了这一枪,赔款额度打了6.7折。因为挨了一颗子弹而为国家节省了1亿两白银。

    表面上,一个愤青的那一枪无端地让日本损失了1亿两白银,但是当日本人手里端着包含2亿两白银的赔款条约(当然还有诸如割让台湾等等的利益),相信他们做梦都会笑醒。暂且不说弱国无外交,一向不谙国际谈判的清廷,无疑吃了“锚定效应”的大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一次卖牛谈“锚定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gf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