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体育课,我因为要留在教室里照看几个因病不能出去的孩子以及改作业就没有回办公室。两点四十五,离下课还有十分钟,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班级门口,附带的还有孩子们的尖叫:“那不是张XX的妈妈吗?”是的,我以为有什么事,赶忙迎了过去。原来她不是找我的,而是趁着给二胎女儿报名新生入学的机会来问问儿子的数学和英语成绩。

数学卷子是早上第一节课发的,老师还没踏进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一个个迫不及待地问自己的分数。卷子比较简单,100分的有十来个,某女生考了99分,喜出望外,到处奔走呼告:“哈哈,我竟然考了99分,99分呐!”那无法抑制的激动,让人不得不相信范进中举疯掉真的是有生活来源。就连平时只考四五十分的人都上了八十,孩子们不管试卷难易,只认分数,分数高就欢天喜地兴高采烈。不多久,整个教室就被欢呼声给淹没了。
人群中闪过一个落寞的身影,是小张,看他闷闷不乐,我问他考了多少,他说96分。数字不难看,但他和同水平的小伙伴对比之后发现自己还是不够好。我刚想安慰他几句,没想到他到自我安慰起来:“不过我已经达到了我妈的基本要求——95分,回去可以不用挨板子了。”我苦笑一番,心想他还挺乐观嘛。

既然知道分数,我就直接告诉孩子妈妈了,省得她一直在等。哪知这大热天里她知道后还是不走,说是要等孩子回来问问英语成绩,不然回去还得受几个小时的煎熬。其实此刻离放学不到两小时,我也瞬间明白她是因为看了数学老师刚刚在群里发的分数段才来的。老天啊,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测验,而且试卷难度跟平时并不一样,至于这么着急这么不淡定吗?我能理解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但是她忽略了这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压力和心理包袱。
这不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孩子,习惯和性格都不算太好甚至在班上有点倒数,因为他在没被老师点到的时候会发大发脾气,跟很多同学处理不好关系。如果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我们且来看看这位母亲的过于严厉和紧张是如何影响孩子的。首先,焦虑下的母亲情绪常常会处于失控状态,每当她对孩子不满意时孩子就得挨打跪搓衣板,到了五年级据说还加了一个“项目”——自己打自己耳光。母亲给他示范了一个焦躁的情绪状态,孩子在遭遇不如意的时候自然也会如此反应,因此他慢慢变得爱发脾气。
其次,母亲因为对他要求严格,免不了对他百般挑刺,经常指出他的问题。反映到生活中,这个孩子最常干的事情就是跟我告状:老师,同学们上哪个老师的课又大闹天空了;老师,某某同学又怎么样我了……他眼里见到的都是负面消息。唯一的好处是他比较善良,有为班级做贡献的精神,大概是因为他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付出和爱吧。

就这样一个资质不算拔尖的孩子被寄予了拔尖的期望后,受伤的是孩子和家长。家长一次次的失望却始终不愿意承认孩子其实比较普通的事实,久而久之会更加焦虑不安。孩子呢?又怎么能做到丝毫不受家长的影响轻松自在的成长?上周五的语文卷他破天荒的考了91分,妈妈也破天荒地签了字(以往孩子没考好她都是不签字的)。今天改孩子的试卷,感觉90分不保,倒不是基础差,而是能力问题,孩子真的尽力了。想想他明天回家的遭遇,我不禁叹了口气。
2021年6月22日星期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