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是在抢救室忙碌的一天,上午给领导帮忙做台账,基本和电脑为伴,体会不出急诊的意义。
吃好饭,和结识的青海藏族姑娘在门诊兜兜转转,大厅走完又去二楼转转,她聊起和其他同伴们的相处,一直吐槽那几个人不够合群,他们玩不到一起。
说起归期,因为离家已三个月,她想早点回去,理由居然是“泄火”,意思是三个月没见老公,欲火难耐,佩服她的直爽,想什么便说什么,我们受到的教育更多的是要含蓄,关起门来可以说,敞开门却要修饰一番。这样的她,在上海的确很难找到如此的淳朴,也因此,感觉很特别。
藏族姑娘在青海果洛工作,是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人,从第一天认识她,和她交谈时一字一顿的表达,就感觉出她说汉语的认真,相对于藏语,汉语对他们来说不太容易吧。
她说起她的两个孩子,大儿子居然10岁了,是她在上大一的时候生的,读书期间还休了半年产假。当时不想生,是母亲劝说后才生下来。大概藏族都信佛教,他们比我们更尊重每个生命的到来,也有更宽泛的政策让他们可以生下来,即使当时未婚。
与孩子的父亲领证,也是在大儿子即将上小学的时候,为了读书,不得不领证了。她说起为了让孩子更快融入城市,她并不鼓励孩子学习藏语。听到她这番话,我当时想到的就是藏语会不会失传?看来我太杞人忧天了。
藏族姑娘说自己在当地3000多米的海拔还是会入睡困难,睡眠不好导致她一直不会发胖,可来到平原,睡眠特别好,也不会感觉胸闷头痛,体重蹭蹭长了十来斤。
以前没觉得氧气充足,呼吸不费力是幸福,可听了她的讲述,又看到重症肌无力病人痛苦地呼吸,瞬间觉得,我们毫不费力拥有的,却一直是他们渴望的有点遥不可及的梦想。
对这个姑娘印象深刻,既来源于我第一次见到藏族人,还因为他们的生活让我很好奇。据说现在的藏族帐篷里,还会有男人钻帐篷,而这种行为,并不是我们以为的犯法,性在他们眼中,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行为,如同吃饭穿衣一样必不可少。
通过他们,我也了解到国家对西北地区的大力度支持,青海的在编护士,中级职称居然能拿到八九千的收入,要知道,上海的综合性区级医院的护士,有的人也未必能拿到这么多。况且高昂的房价,已大大限制了人们手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也许正如他们所言,维持团结稳定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安心地住在那里,就是对国家最大的支持。
试想一下,即使有这样的待遇,又或者收入更高,我们也没办法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每年只有7-9还能看到绿草,其余时节都是光秃秃一片,干燥的天气,稀缺的氧气,这些都无法让我们在那里生存。
感念于国家对西北的大力支持,只是,这样的好事,什么时候能让东北也赶上,东北经济的衰退让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父母最大的渴望就是孩子好好读书,以便早点离开东北。我们已没办法从心底去热爱无法前进甚至止步不前的家乡,尽管有情结,却依然要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