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来考验其智慧,也常向自己提问,借以反思,苏格拉底之所以把自己比喻为智慧的助产婆,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爱反问,就是在发问或提问题中,让当事人明白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自由?等诸如此类的人生概念,通过这种问答式的哲理论辩,双方都能获得哲学上的智慧启迪。
在苏格拉底的人生轶事中,其中的“三个最”故事,颇有深意,也很有名气,今天就来一起品味下这“三个最”。
1,最大的麦穗
苏格拉底让几位学生走进麦田去摘麦穗,不能回头,看谁能摘到最大的一束。有些学生刚走几步,看到较大的麦穗就摘了,以后有更大的麦穗只能放弃,心里充满懊丧。也有些学生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大的麦穗,直到快走出麦田才凑合着摘一束,却错过了最好的机遇。只有一个学生先仔细观察麦穗的长势、大小、分布规律,选择了一个看起来最大的麦穗,然后就快步走出麦田。苏格拉底借此告诉学生:在寻求目标时要学会审视,掌握好度。目标既不能太高,也不必太低,一旦选定,便不犹豫。智慧就在全面审视和把握好度之间。
苏格拉底的这个故事其实是关于爱情的,在上面那个哲理点的同时,他也暗示我们,爱情就像麦穗,没有所谓最好或最大,只有合适不合适,只有专情不专情。你拥有了一个,当你看到更美更好的另一个时,如果你动心了,那估计你今后生活的烦恼会不断袭来,因为在捡麦穗的最后一个阶段,可能还有更大更好的。你永远得不到那个最大最好的,所以只有珍惜眼前的他或她才是最好的选择。
2,最简单的运动
一次,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把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每天甩臂三百下。学生认为这么简单的事人人都能做到。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起谁坚持了这项运动,有九成多学生举起了手。两个月后,他再提问,坚持下来的只有八成。一年后,他又问及,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便是后来同样著名的柏拉图。“坚持”当然不等于智慧,但却是成为智者的前提条件。苏格拉底的伟大在于,他把脚踏实地的“坚持”看作智慧的一部分,而不鼓励那种投机取巧的“小聪明”。
从苏格拉底的这个故事中,我们学习到,做事时的坚持是达到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你挖一口井,挖到一半就停了,别人从你挖过的地方继续挖,而且长期坚持了下去,那你说最后成功和成功的结果属于谁呢?
3,最聪明的人
一次,苏格拉底的朋友到德尔斐神庙请示神谕,询问苏格拉底是不是希腊最有智慧的人,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苏格拉底知道后十分惊诧,因为他一贯以无知自居。于是,他到处找“聪明人”对话,以证明神谕错了,然而,却失望地发现那些据说聪明的人实在不怎么样。苏格拉底终于悟出了神谕的含义:他之所以被认为是最聪明的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知。一个自以为智慧的人不会再去追求智慧,而一个自认无知的人才会对智慧忠诚,毕生热爱和追求智慧,从而不断趋近智慧。
从苏格拉底的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到,最聪明的人就是从来不觉得自己聪明的人,在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中,达到理想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