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提建议,还是提问题?

提建议,还是提问题?

作者: Amber_Zhao | 来源:发表于2017-11-17 07:20 被阅读48次

PDCA讲师群本月正在阅读的书目为《被赋能的高效对话—教练对话流程实操》。说实话,要不是群里负责的讲师每天不间断地贴出书摘,再加上徐徐讲师那温暖亲切的朗读,我是不会主动选择阅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我对市面上汗牛充栋的成功学书籍颇有些反感,所以一看到什么高效、自律、上进、成功…….之类的书籍,我就选择绕过,也差点错失了了解一本好书的机会。

这本书虽然是针对培训专业教练和培训师而言的,然而其中讲授的观点和技巧对于我们普通人却也颇为实用。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我们自己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以及朋友、家人的生活中都有需要被“教练”的时候。因此,了解、学习一些“教练”技巧,对于我们更好地处理自己生活中面临的挑战,更加智慧地引导孩子,以及帮助身边的朋友都很有助益。书中介绍的内容和方法非常丰富,在此仅仅介绍其中最为触动我的一个工具---提出强有力的问题,而不是直接告知做什么。

教练(Coach)—- 的目的是引导被教练者找到自己内在的力量和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老师(teacher)去示范、教授对方如何行动。因此,在面对被教练者(寻求帮助的人)的时候,教练(比如咨询师)不要直接提出如何行动的建议,而是可以提出强有力的问题(Powerful Questions),引导被教练者思考,整理自己的思路,进而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者至少是可以试一试的方案)。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的复述):

一位妻子写信给心理咨询师:亲爱的咨询师,我有个问题需要你的帮助。我的丈夫把他所有的业余时间和我们所有的余钱都花在他的兴趣爱好上,他无视我的需求,根本不考虑我和我的需要。我感到非常沮丧,我觉得我的婚姻不行了,我该怎么办?谢谢你!萨莉。

咨询师艾比的回复是:亲爱的萨莉,你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学着跟你丈夫享受他的爱好。婚姻运转良好的唯一方法就是你要成为你自己,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学着享受你丈夫本来的样子。祝你好运!

这是艾比的回答,每一句都在提建议是吧?

咨询师尼尔顿的回复是:亲爱的萨莉,我想知道的是你感到沮丧是因为你渴望与丈夫有更多的联接?还是由于你想要你们两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你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当你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可以问你些问题吗?对你来说,在更深的层面上,什么是值得去做的?当你思考自己的目的时,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在这件事上,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要轻松的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人会有哪两种品质呢?你如何自然而轻松地获得这两种品质?为了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你开始可能去做点什么?你·还有哪些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法可以用?还有哪些步骤?第一步怎么办最好?你何时去做?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可能有点难,但只有你才知道你想得到的东西,你内心有所有的答案。

看完这两封信,你觉得哪封信能给萨莉最大的支持?

听到这儿我颇为触动。以前的我可不就是咨询师艾比的翻版:按捺不住地提出许多在我看来是很好的建议。书中提到,在这种情形中,提出建议本身就隐含着“我(提建议者)比你好,比你能干,你不如我”等等暗示。传达的是这样的信息:“我知道的比你多,你需要我的帮助,我是你生活的专家”。然而通过提出有力的、开放式的问题,却包含着对对方(寻求咨询的人)的信任,相信他/她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找出适合自己的问题答案。

书中还提到:

任何巧妙或直接的告知、建议和忠告都会支配对话之中思想的流动,而且很可能会阻碍人们去聆听自己内在的指引。也可能会刺激客户,激发他们的防卫心,引起辩论和解释。

看到这儿,就不难解释之前我试图“劝”朋友听从我的建议,却导致朋友非常恼火的经历。

带着欣赏和好奇提出有力的、开放式的问题,其目的在于让人们真正听到自己大声说出口的话语,以及内在的话语和论断:“我是有能力的,我完全能够自己想出来”。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强有力的内在提问系统,直到提问变成他们自然的内在与外在领导习惯。对教练而言,开放式问题展示了对人的尊重,因为开放式问题带着这样的期待“人们有能力找到自己的答案”,这样的赋能方式暗示的是:“客户有解决方案,有力量和资源以自己的方式行动并做到”。从这样深深的尊重和信任出发,人们确实会发现他们的答案。

以上这段话是从专业教练的角度出发写出的,对于我自己来说,一则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对自己提出开放式的、探寻式的提问;另外也可以用于孩子、伴侣和朋友身上,通过提问而不是直接给出建议,让他们听到自己的内在论断:“我是有能力的,我能行!”。

回到POSITIVE DISCIPLINE,这一部分内容与PD中“启发式提问”的工具如出一辙。PD中的工具之一“启发式问题”---提问却不是告知,邀请孩子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帮助孩子自己选择解决方案,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具体到这个工具的使用,要注意的一种情形是:有的时候如果答案非常直接(取决于你对孩子年龄和认知情况的了解),就不适合用“启发性提问了”,避免孩子觉得你有意在“绕啊绕”,引起反感。然而对于复杂一些的情形(何为复杂,还是取决于你对孩子的了解),启发式提问就会发挥它的作用。

对于何时应当使用开放式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如何做的建议,书中给出的说明如下:

当你想要达成以下结果的时候,要使用开放式的问题:

引发想法、投入和建议,创造出人们更高水平的投入、参与、可信度和责任感。

帮助人们理解自己过去所扮演的角色及其结果,并帮助他们达成更好的成果。

训练人们去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自己创造的旧有的理论、方向和推论。

(通过谨慎的措辞)将对话的焦点从过去转向未来。遣词造句时,不要继续用受限制的表达方式,将注意力转移到发现解决方案、可能性和创造性的灵感上面。

至于如何提问,如何提出有穿透力的、无评判的、成果导向的强有力的问题,这又是另外一个巨大的话题,书中自有详细的介绍。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了解了如此多的“道理”之后,如何应用?而不仅仅停留在纸上的知识和脑中的理论,方法只有一个---用起来,哪怕只是选择其中的一小点,迈出小小的一步。

相关文章

  • 提建议,还是提问题?

    PDCA讲师群本月正在阅读的书目为《被赋能的高效对话—教练对话流程实操》。说实话,要不是群里负责的讲师每天不间断地...

  • 提建议的艺术

    首先我们先区别一下提意见和提建议:提意见是提出问题, 提建议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管是提意见,还是提建议,过量...

  • 六年级几位家长提意见风波

    各位家长:看到大家提的建议,虽然我对大家提建议的方式也感到不舒服,但我还是能理解大家的想法。针对大家提的几个问题,...

  • 提建议还是提建设性意见?

    在10.24号的日更里,写过鼓励还是建议?简单地得出多鼓励少建议的结论。 今早看笑来老师得到专栏,获得一些感想,这...

  • 给公司提建议,一般会提什么建议?

    在工作中,给公司提建议,有两种提建议的情况,一种是主动提建议,另一种是被动提建议。主动提建议就是你自己有想法并主动...

  • 提建议

    提建议是一很难的技术活,如果你提的建议的和对方的意思一样,那信息量为0,还不如不要说。有意义的提建议嘛,总是要指出...

  • 提建议

    关于提建议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都免不了的事情。 能够给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提建议的人,提建议的内容还不是只为自己考虑,...

  • 提建议

    当你提出一个建议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用很奇怪的各种各样的方式,使得你的建议最后不了了之,或者使得你这个建议...

  • 提建议

    提建议是个技术活,怎么才能给对方提建议,还能让他欣然接受,特别考验一个人的情商 提建议之前要明白三个事情 第一:对...

  • 提建议

    总听到有人在各种场合提出各类建议,包括会议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大多数人爱口头提建议,也有书面提的。 一条建议是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建议,还是提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jd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