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大领袖毛主席经典语录里有这样一句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和丈夫本着对这句话的理解感悟,将这句话应运到了对我家儿子的学习成长活动中。并且得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动与静相得益彰,图书馆与体育馆伴儿成长。文明其精神内含“静”的含义,野蛮其体魄内含“动”的含义。从胎教直至孩子如今上大学。我们都坚持着一起运动与学习的好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陪孩子做游戏、玩耍、撒野。运动里有一项很能培养孩子坚韧性格、生存技能的项目,那就是劳动。鼓励他在学校里勤劳动、爱劳动。每逢假期,带孩子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春种秋收。孩子学到了“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深深领悟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增进了和我们还有爷爷奶奶之间的亲情关系。劳动最光荣,在劳动中感悟“吃亏是福”,在劳动中感受付出的满足感,在劳动中流血出汗,享受吃苦带来的欢愉,成就坚强的性格和拥有强健的体魄。此外,打球、游泳、长跑、登山等等体育锻炼,竞技体育让孩子学会“对抗”与“配合”,“肢体语言”和“智力沟通”。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让孩子平安的度过青春期。我和丈夫在家庭教育中赋予“静”学习的含义。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向书本汲取,古今伟人大多足不出户便可治天下、通古今、看天文,晓地理,靠的就是读书。鼓励孩子读课外书,增加阅读量,学会和文字交朋友,拜字典当老师。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春期,人生的每个阶段遇问答疑,书籍都是最好的老师和指引者。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读的书籍,错过得不偿失。生僻字可以不会写,但是一定要识其形,明其意。在静中学习,在动中历练。在静中思考,在动中领悟。
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赋予孩子“内向”与“外向”的双重性格。陪孩子参加夏令营,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他知书达理、待人接物的能力,不做书呆子。从小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很重要,有沟通才会有交流,有沟通才会有进步。鼓励孩子交朋友,交好朋友。学会倾听、学会展现自我。知道在不同场合,应该怎么应对。人生在世,少不了烦心事。大人有,孩子也有。躺着想不通,那就行走着思考,奔跑着思考,跋涉中思考,总能恍然大悟。独处也是一种能力,独处更是独立的开始,老揪父母衣角的孩子怎能成熟。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走路,自己思考,自己领悟。他会很有新鲜感、充实感和成就感。儿子上大学后,我们鼓励他参加有益的社团组织,做社工,做青年志愿者。做一个懂得感恩、有爱心善念的人。通过去饭店做服务生,接触了解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
我们的家庭教育理念就是用伟人的哲思武装孩子的头脑,给孩子一个富含哲理的人生。让孩子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