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好妈妈?”我正在记录笔记,女儿突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嗯?是不是因为每次看到她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不收拾,我就闹情绪反复问过她这句话,所以她才主动提这个问题的呢?
我当然特别想知道她的想法,现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那你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妈妈吗?”我洋装淡定地问女儿。
“不要生气、不要发火、不要严肃,要温柔、要爱女儿,要明白怎样成为一个好妈妈。不要跟公主闹别扭,在我不同意玩游戏的时候要镇定,要先征得我的同意,无论如何都要做一个好妈妈。”女儿一脸认真地回答。
好家伙,看来我这个做妈妈的,的确是个撒泼的成年人啊。可转念一想,“不要生气、要经过她的同意……”这不是我平时经常提到的?虽然我做了一些不正确的事,但能让女儿对“怎样做一个好妈妈”提出自己的想法,我突然觉得自己也没那么糟糕。
“我觉得你提出这些想法非常好,你说的一些建议我也觉得很不错,比如‘不要生气、不要发火、不要严肃……’,关于这些有关情绪的问题呢,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更应该知道如何管理好自己。还有就是在你不同意做某件事的时候,需要先征求你的意见,我觉得这个也很重要,因为这是出于对你的尊重。”我满怀感激地告诉女儿这些真实的内心想法。
对女儿认为“怎样做一个好妈妈”有了一些了解后,我也特别想知道她对“怎样做一个好女儿”有什么看法。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可以吗?”我现学现卖,先征求她的同意!
“可以。”女儿非常爽快地回答。
“你觉得,怎样做一个好女儿呢?”我能感受到内心的激动。
“嗯首先,不要不听话、不要捣乱,做一个好公主,要善良、有耐心、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认真学习。公主爱爸爸妈妈。”女儿睁着那双大眼睛看着我。
“我不希望有一个听话的孩子。”我立刻回答。
“那为什么爷爷奶奶经常对我说‘真乖’?”女儿好奇的问。
“不同的人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评价都会有所不同,这属于正常现象。爷爷奶奶认为真乖是一种好的评价吧!”
女儿画在小桌子上的涂鸦也许是我的潜意识里本就带着一些叛逆感,所以从未对女儿说过“你要听话、你要乖”。
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什么,我竟发现自己虽然嘴巴上做到了,行动上却截然不同。
举个例子,女儿经常会做一些稀奇古怪的“美食”,她会一股脑地把食材倒进碗里,特别是液体类的。弄完这些就会发现,厨房里到处都是被开过的油盐酱醋、台面上随处可见的碗筷刷子等。
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面目严肃、语气不柔地说:“你做美食可以,但你能不能做完后把厨房收拾到原来的样子?”然后我就自顾自地开始收拾残渣了。
我的这种沟通方式,是不是无形中在告诉女儿“你要听妈妈的话”呢?
“听话”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乖乖听话,他的人生又会是怎样的呢?好孩子的标准,真的只要乖乖听话就可以了吗?
如果说好孩子的标准是“听话”,那孩子还会有自己的主见吗?
如果这位听话的好孩子遇到了一个权威人士,权威人士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不懂反抗、不懂质疑,那他还能有幸福的人生吗?
这一串串的想法冒出来后,着实让我感到心惊。虽然从未对女儿说过“你要听话、你要乖”,可我的行动上却告诉她要听妈妈的话。
于是我重新理了理思绪,告诉女儿:“妈妈不喜欢听话的孩子,是因为我觉得,孩子需要有她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对妈妈来说,如果我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见,遇到问题的时候能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这比做一个什么都听别人话的孩子更加让我自豪。你看,你给出一些‘怎样做一个好妈妈’的意见,我觉得特别的好,谢谢你!”
“是啊,我也觉得我提的很好。”女儿很自信。
感悟:
好孩子的标准是会做决定有主见,而不是盲从的孩子。用“听话、乖”来赞美孩子,强调的不是孩子做决定的能力,而是父母的权威。
不光是言语上要注意赞美之词,行动上更是要注意。
运用“我际关系”分析我的恩师画云博士说:
从“事件—解释—感觉—行动—结果”的过程来看,结果由行动决定,行动来自感觉,而感觉是我们对事件解释的直接产物。
我们跟谁解释事件?跟自己!
感觉是谁的体验?是自己的!
解释和感觉都是我和我自己在沟通(我际关系),跟任何人无关。行动才是我和他人的关系。
—————————————————————出自画云博士著作《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