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不是孩子的护身符
俗话说,出门三件宝,身份证钥匙和钱包。但在信息化日趋发达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了人人必备的贴身武器。现在,出门不带身份证可以,不带钥匙可以,不带钱也可以,但不带手机绝对不可以。无论是街上买烤红薯的老大爷,还是路边摊卖菜的老大娘,甚至连蹲在街头讨钱的乞丐都用手机收款。只要有人的地方,几乎是人人都有手机,尤其是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更是横扫千军,遍行世界。
由于手机的功能强大,照相、看电影、支付收款、跟踪定位、随时联系等,许多家长也为上学的孩子配备上了手机。学生上不学,人在哪里,随时通话,尽在家长掌控之中。
可人们在享受手机便利的同时,却忽略了手机的很多的弊端。而这种弊端,对涉世未深身心不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则是尤为突出。安静的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突然响起了手机铃声,瞬间打破了课堂秩序。课间休息时,本该让大脑放松放松,可有的学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玩起了手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也有学生边走路边看手机,给路上行走安全带来了隐患。
学生带手机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影响甚至是扰乱课堂秩序,课堂上不时地手机乱响,这课还怎么上啊。二是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学生由于自控力较弱,会不由自主地拿着手机玩。遇到不会做的题,直接手机上网查,学生不用再费脑子思考了。三是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和困难。学生手机多了,为保证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学校必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四是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身体发育不成熟,低头看手机时间长了,比成年人更容易使颈椎变形,形成颈椎病,造成不可挽回的身体上的伤害。
智能手机的娱乐化和大众化正以N次方的加速度,创造了一个新的族群一一低头族,以学生为主的年轻人则是低头族最大的群体。公交上、超市、厕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低着头看东西,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在看手机。地铁站有人不小心掉进了轨道上,超市电梯上行走的人脚挤进了狭缝,街上走着走着撞上了行驶的汽车,弯腰捡手机的司机撞上了看手机的路人,等等上演了一个又一个悲剧。而这一幕幕的悲剧表演者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而对于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来说,让他过早地带着手机只能是弊大于利的。所以,家长们请从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考虑,不要过早地给孩子配备手机,让他们过早地迈入低头族群体。
手机,真不应该成为孩子的护身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