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书、藏书和写书的热爱,早已根植于韩茂莉的血液中。
韩茂莉出身于老式知识家庭,自小便接受了很多传统教育熏陶,对书籍有着天然的渴望。
十岁那年,韩茂莉便开始阅读长篇小说,即使还认不得太多字,她也磕磕绊绊地坚持着。自十二、十三岁起,她爱上了逛旧书店,淘旧书的爱好放在现在也同样新潮而兼具古意。
韩茂莉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还喜欢抄书,她至今还保留了许多古文手抄本,如一整本的《中国活页文选》。
年轻时由于时代的原因,读书的资源很少。1977年10月中旬,“恢复高考”的消息像一场久逢的喜雨。
当时,韩茂莉还在兵工厂做钳工,生产半自动步枪。11月初,“留城青年可以参加高考”的补充通知,让有机会读书的希望更加现实。“12月就要考试了,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还要上班。最终能考上大学,离不开长期读书的积累。”
高考考入地理系后,韩茂莉对历史的热爱依然不减,她经常思考,世界上是不是有一个学科就叫历史地理呢。
还真的有!
大学期间,韩茂莉在图书馆借到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的《步芳集》,她读得如痴如醉,“书里的许多内容与我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后来,韩茂莉老师1991年进入北大博士后流动站时的导师,就正是侯仁之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