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落地了,怎么又提上来?不要再往上拎了……”
经过几次摩擦,算是明白了“问题”在哪里?
原来是彼此对“落地”,有不同的认知。
一般理解的落地:方向明确,结构清晰,责任清楚,环节闭环;循环往复的运行就行了。有问题也不过是在边边角角进行的优化。
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现在说的落地概念是:路径通了,要求定了;任务领走,怎么完成(落地)是你的事儿。
不管是其他部门的无法沟通,还是不在职责范围内的要求;都是你的事儿。
过程怎么样,我不管 。
交给你的“任务”,你完成就行了。
有“困难”,别拎起来让事情“倒退”;不管什么困难,是不是适宜,你搞定,便是落地!搞不定,就是不落地。
陈春花老师说:做决策是干嘛的呢?做决策是为解决问题的!
前提就是可执行,有人来干,能够做!
设想的再好,“没人做”,就是一场口水仗,对于实际的问题解决,没有一点儿的帮助。
一边叫嚷着落地、能干、干出结果;一边对于面对的实际困难,不予明确的解决方案,全力往下压任务,没有明确的方法和帮助;这个路是要怎么能走通呢?
压力到了一定的阈值,逼走的是谁?留下的困境又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