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脸热发红,我年过半百了,近期才第一次连续通读完《红楼梦》一著,纸质书778页。让我非常感慨,如早一些读,该多好。
曹公的学识渊博让我深深地震憾。著中历史知识点从女娲补天说起,食谱、药方、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天上仙境到人间烟火自由转换丝滑,大皇帝到小人物之间的故事无缝衔接叠起,场景细节描写有身临其境之感,无不让我惊叹不已。
红楼无闲笔,没有无故出现的一个小人物,每一个小小人物的出现都是有伏笔。比如贾母房里的傻丫头(黛玉从她口中知道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甄家仆投靠贾家门人,的包勇(贾家被盗妙玉被强盗抢走)、刘姥姥的孙女青儿(巧姐躲逃被王仁拐卖而扮青儿逃下屯村)等等。
之前,我所略浅知道到的一些红楼知识,都是零星的、片断的、泛泛的,加工艺术后影视剪辑的,真真的与原著有些出入。还是看原著才酣畅淋漓。在此,简单捊一捊,比一比。
让我印象最深的画面之一,就是两个人拖着一张用草席裹着的王熙凤尸首,行走在冰天雪地里,王熙凤一头长长黑发溅地染了一白茫茫的旷野山雪;贾宝玉像疯巅、似乞丐的傻子样在几个影视画面是跳着转换着,纯纯一个浊物傻样;牢房里刘姥姥看望王熙凤的几个惨兮兮镜头。
实际原著里。王熙凤因一次小产,造成血崩后,身体一直不好,常吃药,因这,王夫人让探春和李纨暂时替王熙凤管家。接着贾府宁院挨抄家,王熙凤林林总总的金银首饰全被一群乱七八糟的番役打浑席卷一空。这是一,其二,就是在管操办贾母丧事的一事上办得窝襄,贾府合宅上下人等都认为王熙凤办事不得力,相比办秦可卿的丧事,甚至让鸳鸯都怀疑她不用心,说贾母白心疼她一场。贾母办丧的钱都是贾母自己留备的且由刑夫人管着,问一次得一点,直至外搭棚扛等有让下人帮先暂付的,经济拮据,刑夫人和贾政又要求从节俭,刑夫人更是掐抠得死紧,她还望这钱起家呢。真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三呢,自从抄家后贾链对王熙凤也不关不问的,多是抱怨责怪,后来病情加重,糊里糊涂老是碰上已死去的人来索命,如尤二三姐、鸳鸯、贾瑞等,后死在床上。还好,最终她棺材也跟随贾母棂柩回到金陵埋葬。巧姐嫁了刘姥姥屯内中有个极富的人家,姓周,家财巨万,良田千顷。只有一子,生得文雅清秀,年纪十四岁,他父母延师读书,新近科试中了秀才。
自从贾宝玉跟着那和尚去了一趟"真如福地"即是太虚幻境,他又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这回其内容他全记得,且豁悟了。宝玉因贾政命他赴考,王夫人不时催逼查考。宝钗、袭人时常劝勉,后他的念头一发更奇僻了,竞换了一种。不但厌弃功名仕进,竟把那儿女情缘也看淡了好些。和贾兰一起进场考举。在考试出来的那一天,贾宝玉就出家了。贾宝玉最后一面见的是他父亲。且说贾政扶贾母灵柩、贾蓉送了秦氏、凤姐、鸳鸯的棺木,到了金陵,安了葬。一日接到家书,看到宝玉、贾兰得中,心里自是喜欢。后来看到宝玉走失,复又烦恼,只得赶忙回来。在道儿上又闻得有恩赦的旨意,又接家书,果然赦罪复职,更是喜欢,便日夜趱行。一日,行到昆陵驿地方,那天乍寒下雪,寻个清净去处。贾政打发众人上岸投帖辞谢朋友,总说即刻开船,都不敢劳动。船中只留一个小厮伺候,自己在船中写家书,先要打发人起早到家。写到宝玉的事,便停笔。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急忙出船,欲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又问道:“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宝玉未及回言,只见舡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只听得他们三人口中不知是那个作歌曰: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圣上看了宝玉文章称奇,说,宝玉的文章固是清奇。若在朝中,可以进用。他既不敢受圣朝的爵位,赏了宝玉一个“文妙真人”的道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