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间是剧场》

《人间是剧场》

作者: 霁月无尘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19:27 被阅读0次

生命的讨论,在印度,佛教有4派
1:“说一切有部”:不相信上帝,生命是由原子组成
2:“经量部”和“说一切有部很像
3:“唯识宗”:相信唯心造,心是唯一真正而究竟存在的东西
4:中观派:一切是空

佛陀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

世间8法(8种陷阱):毁与誉,得与失,苦与乐,讥与称。

修“止”的目的并不必然是摆脱各种情绪烦恼,到达全然舍弃所有分别现象的境界,以期获得证悟;修止的目的与此无关。其目的,是要得到自我控制我。借由获得这种控制力,我们获得某种信心,并欣赏和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个日子,每一个时刻,

在大乘中,智慧是指了知无我的心或了知自我本空的心。

12缘起法:
无明,行,识,名色,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无明,就是对标签的执着。这个标签就是“自我”,“我的”,或“我”。

佛法,是一个以智慧为导向,而非以伦理道德为导向的道。当心全然正常,就熟智慧。
有三个因素界定正常:见地,禅修,和行为。

见地:佛教的见地:一切皆是无常的,相互依存的人,没有东西是个整体。
禅修:就是什么也不做,完全不做。
行为:基于见地和提升见地,必须伴以优雅,同时修持反叛与优雅。

《金刚经》
智慧是我们的心处于最正常的状态。

有三种方法培养智慧:经有听闻,读诵,和思考。真正的智慧只能来自禅定。

佛说,菩萨要有度化所有众生的faxing,一定要了悟没有真实存在的众生被度化,这就是究竟菩提心。

出离心:了知执着是无用的,无自性的,所以我们要摆脱它们。

佛说,如果一位菩萨不住于度量任何相或终点线,那么其布施就被称为无量布施,这种布施的结果识无量的,无法度量。

佛说,只要有一个可被识别的想起,不管不顾是什么特征,都是虚假的。

闻,思,尤其是修持无相佛的智慧—-佛即是空,即是佛。

大乘佛教中,空性为根,无相为道,无愿为果。

佛说,心,心无,心是明。

佛教的4法印:
1:流行会改变,趋势会改变,感觉会改变
2:所有源于自我的情绪,终将带来痛苦
3:绝不会有一天,有人发现1种或者2种现象是实有的,是真实存在的,是佛陀措错失的
4:涅槃是不具有真实存在的的属性。

佛陀的“法4依”:
依法不依人:依赖教诲不依赖人
依义不依语:不依赖教诲,要依赖它的意义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不依赖暂时的意义,要依赖它究竟的意义
依智不依识:不依赖自己的判断力,要依赖你的智慧

证悟是一种目标,不是一种结果。
郭仓巴尊者说:一旦你希求结果,对结果的那份渴望就是魔鬼的敲门声”。
证悟是彻底解开所有的纠结。

净观,不论你看到或者感觉到什么,都是你的认知而已,在实相上他们并不是那样存在。

禅修;
从忽视开始,你看着念头,知道他们再那里,但你忽视他们,你既没有款待正面的念头,也没有劝阻负面的念头,就只是看着。
禅修要持之以恒。,要时间短而次数多
禅修要专注,只是看着,不投入。

毗婆舍那,又叫“内观禅修”,基本上就是禅修智慧。借由什么都不做,借由不搅合,借由随念头去。

智慧,就是无分别,就是不做判断。

6大中阴:
中阴里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不确定性”:
生存中阴: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睡梦中阴:与生存中阴息息相关。
三摩地中阴:亦叫“禅定中阴”
临终中阴:5大消融并接触到意识
法性中阴:究竟的间隔
受生中阴:从投生到出生

在所有中阴里,唯一需要的是觉知,发展觉知的方法: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观),三摩地(定)

福德:就是趋近实相的行为和情境。

积聚福德的方法:
智慧的训练,帮助了解无常和许多实相。要开放心胸,放掉一切顾忌。
三摩地禅定的训练
戒律的训练:自己规范自己。

小乘行者:舍弃伤害别人的因及伤害别人的行为

大乘行者:不仅不伤害人,还要帮助人以清净的动机:慈悲与爱心。

金刚乘行者:首先是一个大乘。大乘分2部分,“因乘”就是所谓的大乘;“果乘”就是金刚乘。最重要的是“净观”。

佛陀悉达多的4个基本见地:(4法印)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一切源自自我的情绪皆苦;
这2个是相对真理。

一切皆空;你看到的不是它真实的样子
涅槃:,是错觉的终止。佛说,涅槃超越边见
这两个是究竟真理。

相关文章

  • 人间是剧场

    只要你还落在戒了烟的状态里,就意味着,你依然被“曾经抽过烟”的意识纠缠着。根据《金刚经》开头的讨论就知道,你不仅应...

  • 人间是剧场

    很喜欢看电影, 泡电视剧, 总会被剧情牵引, 揪心,愤怒,感动,忧伤…… 当有一天发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自...

  • 人间是剧场。

  • 人间是剧场

    1 我们总是容易掉入很多陷阱当中,比如 不想失去朋友,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希望自己受到重视,不希望自己被冷落。如果...

  • 人间是剧场

    于诸轮回诸盛事 刹那不生羡慕心 日夜欲求得解脱 尔时已生出离心 ——宗喀巴大师 《三主要道论》

  • 人间是剧场

    (此文为心灵自由写作群6.10作业) 人生是剧场。 昨天忙到十二点回家,累崩的感觉,全身酸痛,甚至连睡觉都觉得五脏...

  • 人间是剧场

    胃难受了一整天,跑去跟摩羯撒娇求安慰,他问了一堆症状之后,说了句 你不是怀孕了吧??在明知道不可能的情况下,...

  • 人间是剧场

    1.佛教是以智慧为导向、而非以伦理道德为导向的道。 2.什么是智慧?处于正常状态的心,就是智慧。 3.何为正常?在...

  • 人间是剧场

    hi, 大家好!我只是看了这本书,以我现在的能力和德行实在是没有资格来谈对这本书的理解,自己都是无名、欲念及重的...

  • 《人间是剧场》

    生命的讨论,在印度,佛教有4派1:“说一切有部”:不相信上帝,生命是由原子组成2:“经量部”和“说一切有部很像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是剧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aa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