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常见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逐字反馈。
简单来说就是重复对方的关键词(如,时间、地点、规格、价格、姓名等等),适合对于客观信息的确认。在交付过程中确保信息不走样。
但缺点也很明显:
其一,在双方情绪爆发的场合中并不适用。
比如,在离婚纠纷案中,妻子骂丈夫:“你这个人渣!”,若你逐字反馈:太太,所以你觉得你丈夫是个人渣?你再一次强调了丈夫是个人渣,这种做法反而可能会使冲突升级。
所以这时候你可以做下语言的清洗:“所以太太,你的意思是您对先生的做法非常不满意。”将人渣巧妙地转换为对丈夫的做法不满意,使冲突逐渐变得可以沟通,比如,哪里不满意。
其二:逐字反馈不能证明反馈者真正听懂了。
比如:老板说:我们要立刻将这件事完成。那么“我们”仅仅是指你,还是你和你的同事呢?“立刻”是指具体什么时候呢?你会发现沟通中语言充满了高度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不能单单只靠重复,重复只能表面收到了,但未必理解。
因此我们最好使用第二种方法:
同义转述:
直接用你自己对对方言语的理解,进行同义转述的表达。
比如上个问题:你可以这样回答:老板,是不是我和同事们可以先把别的事情放一放,优先把这件事做完?
这个时候老板可能就会和你互动:“对,不过不仅仅是优先,现在截止日期提前了,我们上次说的是这个星期天这件事情要做完,改成这个星期四,你看能不能完成。”
这两种方法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加精准的的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第三种方法:意义形塑:
这个方法与前面的两种方法本质上完全不同,它是希望能把整个谈判的话语场,带往自己所真正期待的目标前进。
比如,在离婚纠纷案中,讨论孩子未来的抚养权。这个时候已经调解成功,孩子由女方抚养,男方在离开法庭前最后说了一句话,他说:“我希望每隔两周能够跟孩子共度一个周末。”
这句话表达地清楚吗?客观来看,两周一次和孩子一聚,很清楚啊。但真的如此吗,可以用一段话,就能让这就话处于两种极端。
用意义形塑方法,将男方的话语场变得更加积极:
很棒,虽然已经离婚了,孩子判给了妈妈,但是你看,父亲还是在承担他陪伴孩子成长的责任,他依然觉得父爱在成长当中是永远不能缺席的,每两个星期就愿意陪伴孩子,非常了不起。虽然婚姻已经失败了,但我相信在父亲的心中,孩子一定是他永恒的礼物。
但也可从消极的一面解释:
非常忙,工作还是第一的,坦率讲这就是你婚姻失败的原因。你看你永远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每隔两周,也就是一周都见不到一次。但我也能理解,那就这样吧,反正孩子已经判给妈妈了,你自由了。
这两种叙述没有哪一种是绝对正确的,都是从话语允许的解释可能性当中做了一些选择与加工。这就是主动介入对谈判意义的控制。尤其是在冲突的对话现场,比如奇葩说,你会发现谁有能力将话题和语词注入内涵,谁就可以占据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