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描写的是1960年发生在油麻地的事情,故事中有一群命运各异的孩子,故事中蕴藏着他们的美丽哀伤和成长。
没有现在光怪纷杂的电子游戏,没有成堆的作业,但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烦恼。
经历过磨难和苦难的他们,我们在他们身上都看到了心灵的成长,一再被他人嘲笑的秃鹤三次扔掉帽子后,我们知道了尊严;在被人欺负的纸月身上看到了力量;在杜小康身上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财富,在细马身上我们对担当有了新的认识,在桑桑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蜕变……
这本书我是在三年前带着孩子们读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读过的,当初是冲着“美”去掉的,对于这本书除了引导孩子们关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景物描写的美上去了,看似做到了一课一得,一书一收获,实则忽视了很多的可读点。
按照今天这节课老师给我们梳理出来的六大主题六大读写点,三年前的我,仅仅读了这本书的六分之一多一点点吧!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要重新捧读这本书,让自己进入那个唯美的油麻地,去见证几个孩子的心灵成长。先让自己努力拥有诗意如水的笔触,能够“如数家珍”的把这些要点读通读透,给三年前的自己加餐补给。看看自己能够从这几个人物身上读出什么,汲取力量,怎样照见自己。
自己通透了,在未来带孩子读的过程中,走的会更加稳当,也会有底气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