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云朵麻麻不育儿》
欢迎转载,请联系授权
曾经有一种执念,就是自己的娃自己带,不假他人手。后来发现在孩子爸工作忙成狗的情况下,我也早已累成狗,还得哮喘的那种。
更为重要的是两个人经常因为太累而彼此看不顺眼,冷暴力摔东西见惯不惯,差点家庭都要亮红灯。
No.1
先简单盘点下全职妈妈带娃有哪些弊端。
1, 自己带娃不轻松
有朋友又说,老人带娃身轻松,心累,妈妈带娃,身累,心轻松。
其实真相是,妈妈带娃身心都累啊。
天使宝宝暂且不论,羡慕不来啊。
有种特别“可怕”的宝宝听说过吧,叫高需求宝宝,中国人称讨债的宝宝,爱哭还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变来变去的跟变色龙似的。
身为一个高需求的宝宝她妈深有体会,那是分分钟炸毛,情绪时常被引爆的节奏,一颗铁打的心也被整成神经衰弱了。
例如我家孩子的日常就是这样:一会是鼻子堵了,一会喉咙有痰,一会身上痒,一会眼睛痛或者眼睛有眼屎,一会手疼,一会脚疼,一会奶没喝完,等你倒了,她又要喝,一会要睡觉了就要玩玩具,平时从不玩,一会喝果汁,马上就要出去玩......其他请按这个格式继续脑补。
不生病还好,生病的话,想死的心都有了,白天没得睡,晚上甭想睡,晚上闹起来,大人都快神经衰弱了。
前面说了不是所有宝宝都这样,一切还看父母的造化和后天的培养,如果父母不好好生养,即使来报恩的天使宝宝最后也会变成讨债的,如果父母倾注自己的爱和心血并正确教养,讨债的宝宝也会变成报恩的宝宝。
话说,小云朵乖了不少。
2, 没时间发展自己。
过多关注孩子和家庭而忽略了自己的成长,生活重心被一堆琐事羁绊,每天看似很忙,成长却停滞不前,未来职业前途渺茫。
全职当妈,逆风转盘的也有,还是那句话,老公给力才行,再不然有保姆或者长辈帮忙看着。否则一天24小时,全年无休的全职妈妈没被生活磨平志气,没丢失自己都算好的了。
带娃的妈妈想要好好学习,提升自己是需要付出很大毅力的,因为时间被切割得直接断线了,且不说前期天天晚上还要喂奶,后期孩子睡觉的功夫也还有一堆家务活等着你干呢,其他时间想看一眼手机都难,脱节得厉害,粘人的更甚,能大半夜熬夜,顶着压力学习的才是真爱啊!
3,不利于家庭团结夫妻和睦。
贫贱夫妻百事衰。话说一段健康状态的婚姻是需要精神跟物质双重保障的,两者缺一不可。与另一半的脱节,还体现在越来越少的沟通、跟不上他的成长、对他心理层面关心不够等方面。
加之一直是男方负担经济重任,压力大的情况下多少会有怨怼,女方则会觉得委屈,长期下去,这段关系自然而然就失衡了,这是很危险的。
事实证明,很多夫妻离婚有一半原因是老婆全职带娃,老公出轨,最后结束婚姻。
4.自我价值的贬低。
最核心的就是这点,一个人最怕丢失自我,沦为黄脸婆。来自外界和自己的负面评价,有来自家人的不理解、轻视及旁人的过度关心和嘲讽,还有对自身价值的低估。妈妈的心理素质若不强大,维护自我的立场若不坚定,我想也是很容易掉线的。
这点也不赘述了,很多全职妈妈丢失自我,沦为黄脸婆的不是没有,包括自己,不过很多妈妈意识到这点时,基本都选择去工作了,以期找到自信和价值感。
No.2
既然全职对自己弊大于利,就应该审时度势,请出家人帮助。
那么,就轮到奶奶和外婆上场了,基本外婆上场的机会也不多,因为相比儿子和女儿的孩子,外婆通常会以儿子的为重,这个理由不用我多说啦。外婆指望不了,只能指望奶奶了。
除去特别刁钻的,不讲理的,我想大多数奶奶还是明事理的,给她们带也总比保姆放心。
不过在老人带娃之前,必须把这几个问题撸清楚了,否则一样又陷入新的泥潭。
1,育儿到底听谁的
相比和老人的生活习惯不和,育儿到底听谁的才是战争的导火索。一个处理不好,真的会引发世界大战。
但也不是全无办法。只要沟通好,共同育儿不成问题。
说老人带娃吧,以前自己没经验,还看不惯老人的经验,婆媳育儿理念大相径庭,当然老人带娃不说十全十美,还会有陋习,可这都是能够沟通改善的。虽然刚开始会有矛盾,但磨合一阵子都会好些。
现在奶奶又大多会上网,多多少少会接触其他妈妈的育儿理念,甚至会去看书学习,大多数奶奶又还是明事理的,更不会宠溺孙子,而且对媳妇也很尊重,最重要的是育儿理念也尽量趋同。
朋友的例子足以说明这点。
当初朋友X也是跟婆婆育儿理念不同,还爆发了几次争吵。
但那以后,两人就知道彼此的雷区,因为都为了孩子,开始尝试互相包容,分工合作。
比如,妈妈回来了,陪娃的任务就转移到妈妈这。奶奶可以跑跑步,追追电视剧,放松一下。妈妈上班去了,奶奶就担起责任,照顾孩子生活起居,相得映彰。
两个人的育儿理念还是以妈妈为主,生活方面则以奶奶为主,毕竟互相体谅和协调才不会使一方有怨言。
2,妈妈们总会觉得老人惯孩子。
很多时候不见得都是奶奶给惯的。
孩子的习性并不一定是奶奶或者外婆带就有,其实妈妈带何尝能做到多完美。
妈妈当中也会有惯孩子的,还不少吧,相对的奶奶明事理的也不少,这跟人群没关系。
主要还是看个人修为,有没分寸。
以前听过一个死刑犯行刑前咬掉妈妈乳头的故事,说是死刑犯怪自己的妈妈惯坏了自己害了自己一条命所以就想报复妈妈。
还有什么地铁上看到孩子打妈妈,打爸爸的,就任由孩子打不严厉制止,不敢对孩子讲半个不。包括明星也不例外,以前的李双江梦鸽,后来的马雅舒惯孩子,太多父母惯孩子的了。
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了,所以,奶奶惯孩子这个锅,奶奶不能全背。
No.3
再说说奶奶带娃的好处吧。
1,奶奶压力小,情绪相对比较稳定。
年轻人心理素质普遍不如老人,全职妈妈们每天被家庭琐事缠身,缺乏必要的情绪调节,很容易变得脾气暴躁。
孩子总有调皮的时候,比如把房间弄得一团糟,玩具扔得到处都是,或者在妈妈忙得不开可交时非要让妈妈抱,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现在动辄知识焦虑,金钱焦虑,吼娃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这对孩子都是不利的。
这样的例子也是不在少数,网上有多少因为控制不了情绪而打骂孩子的呢,孩子简直太无辜了。
山东一名7岁小女孩暑假过完,就要开学上小学一年级,在家经常被妈妈殴打,有一次因为吃饭慢,被自己的妈妈用铁棍殴打一小时致死,当时爸爸有劝架,越劝反而越被妈妈带到房间锁上门打,最终打死。
前年还听过一个事情,网上也是疯传,就是在一个很冷的冬天,孩子把他妈妈的手机弄丢了,回头就被妈妈给关在家打了一夜,直到后来没气,这种事情简直骇人听闻,除了万分惋惜那个可怜的孩子,还能做什么呢,命都没了。
所以老人没有太多压力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见多也识广,看任何事通透不计较,经常带娃出去溜溜,跳跳广场舞也无伤大雅,都对孩子是有利的。
2,家庭成员的增加对孩子是有利的
另外,一个家庭就是小型的社会。孩子如果整天只跟妈妈粘一起,不跟其他的家庭成员多接触,那孩子就更粘妈妈,形成恶性循环,这对孩子和妈妈的心理都会有一定影响。也不利于孩子社会性人格和社交发展。
比如,我的孩子以前就特别粘我,谁也不让抱,胆子小,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持排斥态度,不太敢尝试新的东西,当然,这有一部分也是天性使然。我自己也常常被粘得透不过气,直想逃离,情绪自然不好。
反观小区里奶奶带的孩子,就显得没那么敏感和粘人,性格大方自如。
所以,如果自想要婆婆带,搞好婆媳关系也是十分必要的。婆媳关系好 了,一起都顺了。等于是身边又多个人爱宝宝,多了个人分担家务,多了个人分担育儿重任,妈妈就会轻松很多,何乐而不为。
所以,婆媳间没有天生的偏见,只有后天的改善。
3.好的家庭关系,孩子才会幸福
有一个网友,因小时候一直跟妈妈分离很痛苦,于是坚持全职带娃,刚开始还比较轻松,后来老公公司效益不好,老公希望她上班帮衬一下,家庭关系就变得紧张。婆婆思念孙子常哭,家庭矛盾一触即发。
后来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胆子小,还特别不自信,不敢上台表现自己,上课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而别的孩子都非常自信开朗。
后来她就自己查找原因,看很多的育儿书,找专家指导,才发现这都是自己的问题。
因为全职带娃,与社会脱轨,又得不到老公的支持理解,婆媳不和,家庭经常争吵,长此以往,自己的情绪就非常不稳定,易暴躁易怒,还经常委屈的哭。
其实孩子一直都看着,感受强烈的不安全感,由此导致孩子的性格内向,不自信。
经开导后,才发现是自己忘掉了自己,每天不够自信开朗,总是怨妇心态。自己也尝试去理解老公,体谅婆婆的想念之情和年老孤单。
尝试多跟婆婆沟通,多关心婆婆后,婆婆竟然跟她说对不起,是自己太强势了。
老公也试着协调家庭成员的关系,还对自己说辛苦了。
最终她收获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自信开朗的儿子。
这足以说明,有好的家庭关系,不管谁带娃,孩子都会幸福。
真相是妈妈幸福了,孩子才会幸福。
所以,一切问题的根源不是你不去管就可以了,你还要去做,去改善,去提高幸福的能力。
比较好的状态就是有老人带着,妈妈能经济独立,获得精神自由,还能利于夫妻感情,一家其乐融融才好。
No.4
重点来了,那么该如何协调家庭关系
妈妈们要会搞好婆媳关系。
平时多关心婆婆,聊聊天,怀孕后生娃之前就跟婆婆商量好,约法三章怎么带娃,育儿理念以谁为主。
或者给婆婆看一些自己认可的育儿书,以此达到育儿观念统一。如果老人家看不了,也有听的书,再老人实在听不进去,那妈妈就费点心告诉奶奶,通过别人孩子的例子达到说服奶奶的目的。
或者在家写小纸条提醒婆婆要注意哪些,除了那些实在太顽固的老人。
一般老人看儿媳这么上心自己的孙子,还有理有据,像个当妈的派头,高兴还来不及,怎么还舍得去反驳,除非媳妇自己真的想一出是一出,立场摇摆,让婆婆觉得自己都小孩需要人照顾还教我怎么带小孩,根本说不过去嘛。
所以,媳妇要拿出自己的立场和当妈的气场来非常重要。
否则老人她不会多想一步,孩子是媳妇生的,就让媳妇做主,而是以自己经验丰富为由理所当然的做起了主。这也怪不得老人。
最最重要的还是真诚的关心婆婆,将心比心。过年过节的小礼物不要少,关心和沟通的话更不要少,如此,婆婆才会更加欣赏你,对你宠爱有加。
当然,说到夫妻隐私,我想现在大多婆沟通的。沟通是一切生产力嘛。
所以,放心的交给有经验的老人,然后自己好好去挣钱,给娃买绘本带娃旅行想哪样都行。
舍不得娃就学习提高工作效率早点回家,扔掉手数婆婆都会尊重隐私,尊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如果不是,那当媳妇的还是可以跟婆机,全身心陪伴,让孩子永远把你当成她生命里最耀眼的光。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云朵麻麻不育儿》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