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教育孩子不能用暴力语言,不应该责骂,说教也不管用,可是看到孩子的一系列不良行为,就是没有办法控制情绪,事后又非常后悔,那还有办法吗?
1. 积极的暂停,是一种在生气时尊重地处理自己情绪的方式,比如卫生间,无论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尊重的态度。只有当大家情绪都好起来时,才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地解决问题。
总是担心自己不提醒,孩子就不会记得,结果就是自己深陷其中,一直要这么提醒下去,孩子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2.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让孩子们知道你要做什么,尽可能争得孩子们的同意。对新的行动计划要保持始终如一,不要因为孩子的竭力试探而放弃,孩子们就会学到应对新的回应方式。孩子没有按照新的约定去做的时候,不要去说教,让孩子做,而是决定自己要做什么。
惯例,总是自己全部要求或者请孩子全部负责,也许让孩子适当参与才是更好的方式。
3. 日常惯例表。花时间训练孩子,让孩子参与制订解决方案和日常惯例。她们会更愿意遵循自己帮助建立起来的惯例。
4. 睡前分享。花几分钟睡前分享的时间,享受和她们待在一起分享一些事情比如最伤心和最开心的事的时间,让她们体验到归属感。
每一次孩子大战,怕孩子们互相伤害,或是受不了这种吵闹,介入其中,此时,可能刚好陷入了孩子们的争端,忍不住偏袒小的,让大的学会让着小的,于是大的越来越委屈,小的越来越喜欢告状。
5. 不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了解孩子们打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父母介入,由于对小的偏袒,小的往往是嘴大收益者,此时父母的介入就会强化孩子们如此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的错误信念。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介入,要么就同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或给双方同样的选择,建议先安慰大的,再一起去安慰小的。
6. 无言的信号。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时,计划中可以包含一些无言的信号,用暗示提醒代替责骂和说教。
7. 给孩子提供选择。在孩子能选择的地方,让孩子们选择她们愿意什么时候做。
8. 零花钱。不把零花钱当作惩罚或奖励的手段,当孩子想要买东西时,提醒孩子零花钱攒够了,到时候你就可以自己买了。比较贵的东西,也可以让孩子们投入一些钱来买。她们会更加负责和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