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模式肇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进化。早期的互联网+教育受制于网络传输水平而仅仅以文本的传输为基础,之后随着网络运输能力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录播付费模式的慕课成为了“互联网+教育”的主要形式并一直延续到2015年前后。之后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以及4G网络的普及,移动在线教育又迅速崛起,推动在线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而同时在18年4月教育部提出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在线教育的有序规范发展提出了一份可落实的规范,也为接下来互联网+教育的前进指明了可行的方向。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将互联网+教育以及远程在线教育等关键词纳入,凸显了政府对于在线教育的重视以及在线教育的发展潜力。
而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教育的理念逐步渗入在线教育平台,各大平台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辅助在线教师完成课程设计以及成效分析等多种传统的教育无法实现的操作,大大提高了互联网+的质量水准。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空间对于教育资源的制约,降低了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由于地域约束或价格过高而无法为大众所获取的现状,有利于推动优质教育的平民化,公平化。但是以往地慕课式互联网+教育一直为人所诟病的是其仅仅能起到一种传播知识却无法很好地检验学习成果,同时,以往的慕课教育无法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缺乏传统教育的那种实时的反馈机制,基于以上两点,慕课类教育在学习效果上为人们所怀疑。但是结合最新的智能化与大数据化的技术,这个问题就能很好地被解决,一方面个人的学习可以以数据的形式进行量化统计,和云端所储存的千千万万同类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比对,然后就能很直观地了解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而渗透入智能的在线教育能有效实现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定制化教育以及实时的互动教育,个性化的交互式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率与有效性。基于以上两点,智能化在线教育大大地提高了互联网+教育的水准,是一片待开发的红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