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项羽逼反张良
八月,刘邦出汉中的同时,田荣率先对项羽动手,派彭越南下攻济阴,项羽派萧公角迎击,被彭越所败。
田荣如此咄咄紧逼,让项羽下定决心灭齐。
不过北伐灭齐之前,还需要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于是项羽做了2件事。
第一件事,曾经作为刘邦和英布领导的“义帝”楚怀王,虽然被自己扔到了老少边穷的彬县,但是斩草要除根,才能永绝后患。万一他在大后方有什么动作,自己可就鞭长莫及了。
于是项羽就派了九江王英布和临江王共敖下黑手,在江中杀掉了“义帝”楚怀王。可怜的怀王,原本在山野中好好的放着羊,后来被项梁莫名其妙的拥立为王,结果现在又这么稀里糊涂地就死掉了,怀王这个名号着实不详。
第二件事,韩国是在刘邦的帮扶下复国的,韩相张良又和刘邦好的能穿一条裤子。这简直就是刘邦的傀儡政权啊!项羽着实不放心。
在分封的时候,其他分封王都回了自己的封地,唯有韩王成被项羽扣押着不放,留在了彭城。
后来,又发生了张良亲自送刘邦回汉中,过了没多久,回信说刘邦烧了栈道,这就是个没出息的家伙,这辈子都不打算出来了。
结果没几个月,就传来消息,刘邦以雷霆手段拿下“三秦”,统一了关中。此时张良又送来信,说刘邦得了最开始约定的关中就打住了,他可没胆量往东打。
张良一而再,再而三地忽悠,项羽看了会没想法?
项羽十分担心把韩成放了之后,“亲刘”的韩国政权会不利于自己。索性杀了韩成,而让自己的手下,原本的韩国人郑昌去做了韩王。
做完这两件事的项羽,自觉解决了心腹大患。终于可以轻装上阵,安心征伐齐地了。
但真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了。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首先彻底逼反了张良。
韩成被杀,使得张良一生追求韩国为相的强韩梦破灭。
于是,在一个冬日里,张良乔装易服,躲过重重封锁,走小道投奔了刘邦。
自此,汉初三杰终于齐聚。
03 齐地成了反楚大本营
话说齐地田荣自立齐王,和项羽对着干,韩国张良也反水到了刘邦阵营。各地不满项羽分封的人,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被项羽封为常山王的张耳,就受到曾经的好兄弟陈馀各种羡慕嫉妒恨。陈馀偷摸找到了公开反项羽的田荣,欲借兵攻击张耳。
而借兵的理由是要帮助被扔到北方代郡的赵歇复国,并许诺事成之后,赵国效忠于齐国,为齐国把守西大门。
田荣不仅同意了,还亲自带兵支援陈馀复国。
齐地开始成为关东地区的反楚大本营,积极支持各路人马脱离项羽的领导。
十月,常山王张耳被陈馀带兵袭击。
刚刚受封半年的张耳,赵地还没捋明白呢,又缺乏骨干成员的帮助,加上自己根本就不是将才,在陈馀和齐国联军的攻打下,被迅速地撵出了赵国。
无家可归的张耳,面临着两条路的选择:
一条路是去追随分封自己为常山王的项羽;
另一条路是去投奔自己曾经的门客刘邦。
但这哥俩势同水火,投奔了一方就意味着和另一方决裂。
张耳难以抉择,就让自己善于观天象的谋士甘公给卜了一卦: 敢问路在何方?
甘公没说“路在脚下”,因为星象显示的是五星聚集在秦国地界的一个地方,也正是当年楚怀王说的那句,先入关者为王。
于是在这关键的抉择中,古老的封建迷信帮了张耳一把:卜卦,往西走!
张耳往西逃跑投奔了刘邦。
至此,仅过了半年的时间,秦地、赵地、齐地,全部脱离了项羽的掌控。
如此局面下,项羽决定先把齐地这个祸根给收拾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