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随着佛教东传,在中国新疆、敦煌以及中原地区都发现了这个故事的壁画和雕刻。如,克孜尔嘎哈石窟、敦煌莫高窟早期石窟中也绘制了本故事的壁画。
克孜尔石窟第17、38、114、178、198窟,朵哈13窟、吐峪沟44窟、犛牛车洞都存有尸毗王本生的壁画,共9幅。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51147/081b32b34714b8d3.png)
克孜尔第38窟内的尸毗王本生图绘于主室券顶西侧壁的一个菱格内,壁画中尸毗王双手托鸽,伸出右腿供一呈坐姿的刀手割肉。刀手身后的亲眷,关切相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51147/e409772e22157c3c.png)
而在38窟窟顶东侧所绘的尸毗王本生图,为尸毗王起身登入秤盘中,身骨在外裸露的画面。该壁画人物上身均裸露,肌肉感十足,画面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51147/2bb10f9eae8eeece.png)
克孜尔嘎哈石窟第13窟左甬道外侧壁画上画尸毗王本生故事画面有部分残损,但仍然可以看出尸毗王坐在梯形建筑中的一个王座上,右侧一人在割他右腿的肉,左侧背对着尸毗王,推测是正在称肉的重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51147/480a6bd998b028c4.png)
04
莫高窟的275窟北壁、254窟北壁、302窟顶人字坡东坡上段、85窟南壁东起第六屏、98窟南壁东起第四屏、108窟南壁东起第四屏、55窟南壁东起第九屏均绘有尸毗王本生图像。
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北壁下方连续绘制4幅佛本生故事,“尸毗王本生”即是其一。每幅画面都只表现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核心情节。画面左侧,尸毗王坐在一个束腰凳上,屈右腿,左腿外侧蹲着一人拿着刀正在割尸毗王腿部的肉,画面上方绘3身飞天。画面中只表现了割肉情节,并无称肉的画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51147/bfcd66216401def3.png)
莫高窟北魏第254窟北壁,壁画中尸毗王头戴菩萨冠,身披披帛,微微俯视,右掌托鸽,单腿盘坐位于画面中心。右下角为刀手割肉,司称手持单盘秤称肉的情节,尸毗王左侧王妃神情痛苦,紧靠尸毗王的王后手挽王腿,尽力阻止尸毗王割肉喂鹰。二位天人在旁观看,婆罗门见割肉露出惊恐的表情,两个飞天前者回首顾盼,后者以目相接,相互照应,表示对尸毗王舍身救世给予赞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51147/2c1158c6f95b2e7e.png)
江浙地区的温州市郊梧埏白象乡北宋时期的白象塔构件、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等均有尸毗王本生图像。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51147/b9a3a3209046f62e.png)
除此之外,犍陀罗雕刻中表现舍身精神的作品还有雕刻《六牙象本生》。六牙象本生故事讲述佛陀转生为长着六颗彩色象牙的六牙象,与他的两个妻子大妙吉和小妙吉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小妙吉误认六牙象对大妙吉的爱护有加而对自己失宠,嫉妒愤怒,发誓报复六牙象。后来,小妙吉转世为人间王后,为报前世之仇,她派遣猎人去杀六牙象,并要求猎人带回六颗彩色象牙作为杀象的凭证。
印度地区流传的六牙象故事大约有十多件。除犍陀罗地区外,在北印度的巴尔胡特、桑奇、秣菟罗、塔姆拉克和南印度的阿马拉瓦蒂、高里、冈马迪杜鲁、康纳冈纳哈里和阿旃陀等地也留存有表现六牙象故事的雕刻和绘画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