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一个软件可以统计出我们一天看手机的次数,虽然没有使用,但是可想而知每个人自己一天用手机的时间有多少也清楚,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与做事的时间相比谁多谁少呢?
我们的24个小时,就这样被手机切割成一小段一小段,以至于不能做深入而又长期的思考。这时,专注变得奢侈而又重要。
所谓的专注,就是专注于我们想要的,而不要被其他所牵引,就专注的发展,有三个层次。
❂ 时间管理:专注于事情
这里的专注,指的就是注意力的控制,好比说在20分钟之内,我专注于写这篇文章,而不要去打开视频或者手机。专注于某一件事,而不要被另外的事情所打扰或者牵引,这就是在具体的“事情”上面的专注,属于时间管理的范畴。
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比如说番茄时间、沉浸时间工作法、记录时间等等。
❂ 心血入口:专注于念头
我们弹窗吸引,进而点击新闻,最后到了视频网站,就这样半个小时过去了。在这段时间内,表面上我们被事情所牵引,其实牵引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念头。
这个流程如下:
弹窗弹出
↓
起心动念
↓
点击弹窗
↓
再次起心动念
↓
再次点击
↓
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起心动念处,是阳明先生说的用力的关键处,也是我认为学阳明心学最好的入口处。
阳明先生把念头分为善念和恶念,专注的第二个层就是:要专注于善念的培养和恶念的去除,也就是为善去恶,不要被恶念牵引,以至于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们仔细回想一下就会明白,我们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往往都是发端于一个看着不起眼的念头,而且他还还会伪装成光明正大的样子,以至于我们稍微不注意就会被欺骗。
但是,善念和恶念,到底该如何来判断呢?
❂ 心学核心:专注于良知
良知能够判断我们心里升腾起的每一个念头,是善念还是恶念。但是在判断之前,还有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先意识和捕捉到我们的念头,就好像要先抓到小偷才能够升堂审理一样。
从念头到良知,就进入了阳明学的核心:
我们所要专注的,就是良知,
而专注于良知,自然就是要致良知。
如何致良知呢?
就是在自己的内心里为善去恶,
这完全是内求的功夫,
所以,
专注于良知,
就是要专注于内求,
而不要被“外面的事物”牵引。
举个例子,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个小男孩提着一个很重的折叠桌子,我第一念头就是帮一把,但是转念一想,别人会不会以为我另有所图,或者我会不会被拒绝,于是我活生生的被这些外面的看法牵引着走了。
好在这时,有另外一个阿姨伸出了援手。
这些外在事物,包括别人的看法、利益取舍、表扬批评、或者是拒绝和阻挠。
事情做得再井井有条,念头仍然有可能是乱的,心仍然会处于无处安放的状态。而当我们安好了心,在心上致得良知,念头自然会正,而专注就自然产生了。这时候的专注,才是真正的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