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找到一篇文章,存于此,以便以后查阅)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独立设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所谓阅读策略,是指为达到一定的阅读目的而实行的阅读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行动安排,会随不同情况而变化。
“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有所不同。阅读方法是指具体的方法,阅读策略则是对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阅读策略的使用具有整合性、选择性和灵活性。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根据阅读目的与文本材料的不同,灵活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的能力,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阅读方法,来帮助自己阅读。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围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一策略进行编排。这是继三年级的“预测”,四年级的“提问”,五年级“有一定阅读速度”之后,第四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本单元编排了3篇课文,;散文《竹节人》,内容贴近生活,可讲可做,也可体验乐趣;科普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话题吸引人,理据说服人;《故宫博物院》由4篇材料组成,有说明材料、历史故事、网站公告以及建筑平面图,题材内容丰富,语言风格不同,宜图文参照阅读。问题不同,阅读任务也不同,因此阅读方法的选择要根据阅读任务的性质来进行。下面我将就三篇课文不同的阅读任务及与之相应的教学建议梳理如下:
《竹节人》:
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
建议:这一教学任务,需要将课文当“说明文”来阅读。其中制作部分主要集中在课文第3自然段,指导阅读时可引导学生采用用“提取关键信息”的阅读方法,罗列出制作材料、工具、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再圈画关键词,掌握动作要领:锯、钻、穿。最后利用插图,图文对照,清晰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将“要领及步骤”圈画出来绘成图示;介绍玩法部分则集中在8--16段,再次引导学生采用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掌握动作要领“嵌、拉、一松一紧”。有了这几步,最后整合,很容易就写成了一篇简要的制作使用说明。
附本班学生制作说明书:
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的乐趣。
建议:这一阅读任务,属于“人文要素”的落实,可采用“感情朗读”的方法。阅读时,可用细节品读法,圈出包含情趣的词句,体会“偷做”的乐趣、“偷玩”的乐趣甚至“被没收”后看老师玩的乐趣,从而感受到竹节人带给小孩子童年的乐趣。
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建议:落实讲故事这一任务,需要将课文当作一篇“记叙文”来读。抓住20-29段。两个场景——收玩具、玩玩具;圈关键词对比老师的神态,“虎视眈眈、怒气冲冲”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两个场景,不同的神态,有序讲述,故事自然生动。
总结:一文三读,各有侧重,收获自然也不同。《竹节人》这篇文章可以作为本单元阅读策略的“样本”,通过教学,使学生讲阅读任务与阅读方法对应起来,建立起“有目的阅读”的基本概念。
《宇宙未解之谜》
阅读任务: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存在生命?
课文导语部分提出了明确的阅读任务,在课文中以“随文旁批”的形式,呈现了解答“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的阅读思维过程,同时提供了多种阅读方法:浏览、找段落中心句、画出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和细读,得出结论。每一种方法都指向一个具体的阅读任务:根据所要解答的问题,判断有关联的内容语段;从有关内容中提取判断生命存在的四个条件;运用四个条件对照分析每个星球是否存在生命。
总结:《宇宙生命之谜》可以说是本单元学习阅读策略的一篇“阅读例文”,教学中可以参照“旁批”中的方法来进行阅读训练;可以借助“旁批”的提示来调控阅读进度;还可以鼓励有想法的孩子加注“旁批”,记录自己的阅读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关注课后题中设计的两个阅读任务,指导孩子来练习运用学到的阅读策略来自主完成或合作完成。
《故宫博物院》:
如果说《竹节人》是“有目的阅读”策略学习的样本,《宇宙未解之谜》是“有目的阅读”策略学习的例文,那么略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让学生进行的一次阅读策略的实践。要求学生借助四份不同的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两则阅读任务。
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时为家人作讲解。
建议:(1)先出示任务,让学生选择。
根据选择结果来进行分组。
根据所定任务来选择阅读材料。任务一可选材料一、三、四;任务二可选材料一和二。
根据所选材料和本单元所学阅读方法,以组为单位分别完成自己的阅读任务。
延伸拓展:为客人设计一张校园参观线路图,并作讲解。
总结:略读课文,重在将学到的方法尝试运用,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读写能力,应少“教”多“练”,举一反三。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与本单元语文要素一脉相承,列举了三方面的阅读策略:一是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而是根据任务选择阅读方法;三是养成“有目的”阅读的习惯。
在完成了前面三篇文章的阅读策略训练之后,可引导学生在这一环节进行总结、回顾和思考讨论,“有目的的阅读”具有怎样的好处?在平时的阅读中应怎样使用?只有真正落实到平时的阅读中,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能力。
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其实阅读的目的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类:为乐趣而阅读、为信息而阅读、为语文学习而阅读。阅读目的不同,方法自然不同。文章性质不同,阅读方法自然也不同。归根结底,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一点:阅读目的与阅读方法匹配,才能提高阅读效率。以上是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想法和策略,希望我的总结和梳理能为大家日后进行本单元的语文教学提供一点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