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
一、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包括三个方面。
1.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主要是在阅读之后加深记忆和理解阶段。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重新组织策略。
2.阅读理解策略
阅读理解策略主要有预测、联结、提问、推断、图像化、确定重点、释疑、综合。
3.自我监控和调节
“学习策略”、“阅读理解策略”、与我监控和调节,都属于元认知知识。“学习策略”是“所有科学分支学科和一般的学术性科目”的学习策略。个人觉得语文学科其实也可用这些策略,如复述故事,如变体改写等也可以用在语文学习中。语文中,借助语文材料,开展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确实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之前,认为读书读的多了,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会提高。现在发现不是这样,自己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容乐观。这些阅读理解策略,确实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非常有用。就像做饭菜,凭感觉,可以做一手好菜。如果没有感觉,有规范的操作步骤,也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
二、阅读方法
1.阅读方法的知识来源
阅读方法是程序性知识。所以阅读方法的学习应该在阅读过程中,不能仅靠老师讲解。
2.阅读方法的作用
阅读方法指导如何阅读。阅读方法是对“如何阅读”的规范性或建议性的指令。
个人觉得阅读方法要在阅读过程中习得,也需要明确的语言归纳。
3.阅读方法受制于语篇类型
语篇类型指文本的具体形态,包括形式(如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绘本等)、体裁(如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抒情散文等)、流派(如现实主义小说、现代派小说等)、风格、语体等元素。
自己之前只是考虑作品的体裁,诗歌、小说还是散文?看到作者观点,才明白自己理解的狭隘。自己好像还从没有关注作品流派、风格、语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自己文本解读能力不高,没有理解到别人理解的关键点。自己关注的太狭隘了。
因为阅读方法是程序性知识,来源于不同语篇类型各自具有的特点。小说的特点决定了小说的阅读方法,诗歌的特点决定了诗歌的阅读方法。所以才会说用小说的方法教小说,用散文的方法教散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