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记在他们离开以后

作者: 唐和宋 | 来源:发表于2017-12-17 19:33 被阅读4次

    小贾离开前,一起吃了顿饭。在家里。她走的时候,我们送出门。她看着我们说:“那就再见了。”

    那天她穿着一身蓝色的连衣裙。

    笑起来很明亮。

    我们看着她转身离开。

    而小余是突然走的。

    这之前,他从老家带来了一瓶酒,他说:“哪天和皓哥一起喝喝。”

    没有喝到。

    他打来电话的那天是端午节,那时他已经在机场等着飞机。

    都是2017年。两个人先后离开了这个城市。

    我们认识大概在2016年。

    他们都是鸿姝(我爱人)的同事。他们的公司在西青区。新建的公司,化工企业,经常做一些化学实验。

    小贾是80后。

    小余90后。

    两个人都是一个大学毕业。那时小贾已经工作了,小余刚毕业。小余一直叫小贾“学姐”。

    两个人都是外地人。

    如你我一样,普通的家庭,父母含辛茹苦供他们读书,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工作,满怀理想,努力奋斗,想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公司规模不大。

    没有非常完备的保护设施。

    做实验的时候,两个人常常被刺鼻的气味呛到流泪。眼圈红红的。有时候很不舒服,不想吃饭,头痛,恶心。

    但一直坚持着。

    打开窗,带着普通的白口罩。

    小余是个男孩,除了帮忙做实验,周末的时候还要常常来公司帮忙,搬运一些原材料或者公司的产品。

    我们一起吃饭。

    聊得都很开心。

    小贾有了男朋友,也是做工程的,桥梁建筑,在外地。双方已经见了父母,商量着准备结婚了。

    我说:“就在这边买房呗,还不算太贵。”

    她笑着问:“这边房价多少钱了?”

    “九千多一平米吧。”

    她说:“我们商量一下。”

    那是2016年初。

    我工作的地方叫张家窝,很奇怪的名字。不在市里,算近郊吧。开车到市里大概二三十分钟。

    2011年这里建了一座火车南站,高铁站。

    2013年地铁3号线也通了过来。

    交通还算方便。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这里的房价九千左右,而市里的房价基本上最低也一万五六了。

    当时,两个人都在这里租着房。

    小余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说:“压力太大,活不下去啊。”

    而小贾定下来结婚的日子,开始到处看房,走过几家售楼处以后,忽然发现已经买不起了。

    “房子的价格涨得太快啊,我们买不起,还是回去吧。”

    他们的公司,不知道什么原因,那时候已经搬到市里。他们要坐公交,坐地铁,然后两条腿走路到办公室。

    “来回大概小两个小时吧。”

    两个人一起,天还不亮出发,月亮出来了才到家。经常懒得做饭,泡包方便面了事。

    他们吃得起苦。只要有机会。可是世界变化的太快。他们觉得看不见希望了。

    对于张家窝这个地方,我还是比较熟悉的。

    2005年,我骑着电动车,当时还是我女朋友的鸿姝坐在后面给我指着路。从市里到她家,经过这里。

    我们从津静公路走辛老路。

    那时津静公路两旁还全是树,我们的电动单车走在阴凉的树影下面。我们经过了小贾和小余后来考上的大学。

    辛老路翻修不久,沥青路面还有些黏。有的地段正在铺着路牙。一堆堆长条形的石材。

    鸿姝说:“这是张家窝。”

    我说:“什么窝?”

    “张家窝。”

    我当时就觉得真有乡土特色啊。

    辛老路的的两边,零星几家商铺,还有好多平房。有人坐在门口乘凉。新修的大马路上当时只有三路公交车。

    国家的707路。

    私人的A路。

    私人的津西2路。

    后面的都是小中巴,破破烂烂,走起来晃晃悠悠,随时要坏的样子。

    私人买的运营线,上车要拼命的往里面挤。

    售票员大声的喊:“后面的走走啊,上不去开不了车。”

    车子开动的时候,车门常常关不上,售票员两只手把住门,身子一半悬在车外。

    今年十月份,公司质量检查,我们去看正在建的住宅楼。

    16层的大楼,我们站在简陋的外挂电梯里,哐哐的上到顶层。

    站在上面,整个张家窝的风景尽在眼前。

    蓝天白云。

    正在建设的小区,来回摆动的塔吊,已经建设好的小区,整整齐齐的房屋,绿色的树,纵横交错的公路,来往的车。

    看见南站,快速行驶的白色和谐号。

    新建的中学,铺着红色的塑胶崭新的运动场。

    宽阔的公园,有人坐在长椅上休息。

    这里每天都在变化着。

    很早就开始的城镇一体化。

    2011年南站启用。

    2012年被授予平房改造示范镇荣誉称号。

    2013年地铁3号线开通。

    2016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11月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大量外来人口入住。

    到处新修公路。新增公交线,全面取缔私人公交。超市入驻,几大银行纷纷入驻,酒店开业,商场开业。公交车在迷宫似的街道上转来转去。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晚上灯火通明,沿街商铺广告五光十色。

    我们去吃饭。

    正阳春烤鸭店在这里开了分店,汇金泰西北菜开了分店,董家湾火锅开了分店,王牌大虾开了分店,品尚蒸汽海鲜,呷哺呷哺…..

    但是,为什么像他们一样的大学生在这里却活不下去了呢?

    他们离开的时候,每个月的工资大概五千多块钱吧。

    2016年7月前,这里的房价大概每平米九千多,还有希望。小两口省吃俭用,家里父母补贴一点,付个首付。

    2016年7月以后,他们看着手里的钱,看看还在飙升的房价,放弃了希望。

    2016年7月这里拍出了一块地,裸地价格12713元。

    然后这里的房价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翻着跟头涨。每天一个价格,每小时一个价格,最后普遍在18000-20000元/m2。

    完全莫名其妙啊。

    我们的工资有没有涨呢?

    为什么会拍出这个价格呢?根据什么定的这个价格呢?

    我们的公司很早就入驻张家窝。2016年7月之前,因为新建的小区挨近骨灰堂,只隔了一条河,不好卖。

    2016年7月以后,公司说要控制着卖。

    疯了一样。

    那些日子里,大家都在谈房子。没房子的在谈,有房子的也在谈。

    “哪哪又涨钱了。”

    “河东一开盘就卖光了”

    “早知道当初不如在咱们公司也买一所了。”

    售楼处里房屋模型上标着小红旗。

    售楼小姐说:“对不起,您不签约,一会儿可能就没有了。”

    保洁阿姨问我们:“你们的房子现在多少钱啊?”

    我们什么时候变得那么有钱了?

    感觉就像2015年的股票市场。

    我打开网页,一条条新闻滚动:

    专家统计,我们卖掉北京的楼房足以买下整个美国,再卖掉上海,可以买下欧洲。

    做了十年生意,不如买一套大楼赚的钱多。

    他们离开以后,这个城市依旧如此运转着。上班下班,走过当初聚餐的地方,总是回想起他们,小贾的笑容,小余的普通话。

    然后这个城市迎来了全运会,一共13天。

    为了配合全运会,好多工厂和全市所有的工地停工。

    然后还有一个十九大。

    不断加强检查的力度,为了空气和环境,为了即将到来的冬天,好多尤其在乡镇的小厂子被通知整改,封上大门,断电,大家可以在家里休息一下了。

    整个房地产市场,感觉像寒冷冬天里的河水。

    现在12家银行贷款利率最高九折

    二套房首付最低六成

    看头条新闻,里面说最近贷款利率全部上调平均5.36%。好多地方公积金贷款放缓或者停止。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像他们一样离开这个城市。

    这里不过是个小地方,北京、上海、广州呢?曾经我们寒窗苦读,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2017年就要过去了,天气越来越冷。

    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他们还好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记在他们离开以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du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