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扭转当前的教育怪象,从关注人的成长发展出发,以促进个体自由发展为追求,对学生实施综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将有利于学生多元发展目标的达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明确具体的要求,有助于体现素质教育精神,提高教育教学品质,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综合评价,适应学科特点
1 档案袋评价法。档案袋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的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比如,记录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整理装进档案袋,结合记录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
2 分级达标评价法。把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层级目标,让学生每期有目标,每期有方向,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目标阶段累计而达成总目标。比如在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游泳”中,学校利用自有游泳池的便利条件,着力开发游泳校本课程,分别开设面向全体的游泳训练,游泳特长班,运动队三个层次的队伍,强力打造游泳项目。让每位学生参与游泳训练,结合不同的年级,制定不同的目标,分别进行达标考核,颁发证书。
3 活动评价法。活动表现评价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教师可以给出恰当的反馈以激励学生进步,学生从中也能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4 “等级+定性”综合评价法。评价的基本模式是“等级+定性”评语,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模式,对文化素质进行等级化评价。学生成绩取消百分制,实现等机制及优秀、良好、及格,需努力四个等级,同时推行融入素质教育目标的文化评语。在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的文化学科,更是坚持用这种请假方式,有意清除教育现实中对分数过度关注的痕迹,有益模糊分数之间的差距,由于降低考试的选拔和甄别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