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是儿童突破数学学习的第一道门槛。数学启蒙主要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学龄前数学启蒙重点不是要教会孩子多少数学知识,而是引导孩子注意力的过程,引导孩子关注到我们想要他关注的抽象本质上来。
前面提到的图形规律题通过一些做题步骤,孩子容易学会并能做到举一反三。但是,数字规律题是比较抽象的,因为特征不显著。它存在于关系中,而关系是在多个物体间,而不是在单个物体上,比如我们说的2指的是2个物体,不是在第二个物体上,也不是在某一个物体上。
那如何让不显著的特征显露出来呢?我们常用的是用语言文字解释概念,但对于儿童用抽象的语言解释抽象的事物是徒劳无功的。既然是显露,那就得看得见,所以要借助“图像“。
很多孩子心中对于数量概念没有完全掌握,初次接触数字,要记住哪个数字在前哪个数字在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我们再用语言解释,没有多大意义。今天,我们讲借助“数轴”这个图像显露数字的递增递减规律。
一、基本概念
数轴是最为常见也最为有效的表征方式之一。对于学龄前儿童,能够让孩子很直观地看到并理解数字的规律。对于小学数的认识这块儿,数轴也是老师们常用的工具。
数轴是视觉上的一种心理运算,我们从数轴上一眼能看得出来相邻两个数字间的线段是相等的。这个相等的线段就是显露的特征,它可以直观地呈现数字递增递减的规律。每往前跳一格,数字就大1。每往回跳一格,数字就小1。

二、在数轴上运动
当我们教给孩子数轴后,让孩子尝试着用笔或手指在数轴上运动。起初一格一格地跳,从左往右递增,从右往左递减;然后杂乱的跳,一格两格三格又往回跳两格;最后让孩子对比两次跳法有什么不同?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可以告诉孩子前面是有规律的跳,每次都是跳一格,距离都是一样的。后面跳是没有规律的,有的大有的小。在这里,我们借用数轴把数字规律转化为图形规律。
数轴上的操作建议让孩子玩儿一段时间。
注意:在正式进入数字规律题学习时,确保孩子对基数、序数的概念以及数字递增递减的规律掌握得非常好,否则学习数字规律题会很吃力。
以上是我学习《大陆博士教你数学》数学微课时整理的学习笔记和践行记录,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