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晶 律师
大家近期有没有注意到,西安市街道两旁的书报亭越来越少了,据有关部门讲,这些书报亭最终都要拆除完毕,大家以后就再也无法去书报亭买到报纸、杂志了,我的《国家地理》、《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去哪买去?我的有趣童年回忆很多都是书报亭,《机器猫》、《七龙珠》、《圣斗士星矢》、《北斗神拳》都是在书报亭里看完的。
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但据此就认为报刊亭的存在不合事宜,未免有些太武断了。纸质读物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报纸、期刊确实干不过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也慢,但是它是一种文化象征,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气质。对城市报刊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我认为就是懒政。
多位报刊亭经营者得到的消息是,西安的报刊售卖,最终可能会进便利店、进超市。管理部门乐观估计,此举可以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还路于民。我说说我的看法吧,我认为:管理部门太乐观了,这是拍脑袋的想法。便利店卖报纸卖杂志一定不会长久。便利店确实比较多,但是人家哪有闲工夫给你摆个地方让你卖杂志,杂志报纸的利润比较薄,管理起来琐碎复杂,便利店的店员人手比较少,哪有闲工夫管你这事,我要是店主,我宁可腾出地方卖利润更高的东西。
小小书报亭,确实有些时候卖饮料卖水卖冷饮,靠这些副业来养活书报的主业。但升级提高比一刀切取缔要好的多,把书报亭搞的美观可爱一点,其实是个城市的文化脸面。卖书报的同时可以售卖文化周边产品,如果搞的特色一点,完全可以是古城的靓丽风景,还能吸纳一些人士就业。据我观察,好些书报亭吸纳了残疾人士去经营,这种小便利店还真不是少数。国外很多书报亭都已经是一个城市的独特风景了。
现在有个不好的倾向就是,出了啥事情总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书报亭如此,一些城市广告和指路牌也是如此。用你和需要你的时候,给你政策让你干,等到不用你的时候,过时或者落伍的时候,一脚蹬开你,连眼睛也不眨一下。
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网红城市,容不下小小的书报亭,非要都拆完吗?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今天我就用这篇公众号文章祭奠她吧。书报亭,走好,不送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36001/57303853da4d06f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36001/48e610792ec04ab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