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元宵忆往昔

作者: 风萧萧兮cynthia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0:49 被阅读34次
今日元宵忆往昔

今日元宵节,小区内与平日一般无二,十分安静。

忆及少时元宵节,家乡人必作三件事:吃汤圆,燃放鞭炮树枝送虫蚊,观赏龙灯花鼓。

那时的汤圆系手工制作。村上杨姓人家有台手推磨,一年,元宵节前几天的上午,母亲把已泡好的糯米分盛在两个水桶中担着,带着我去磨糯米浆。

母亲站着推磨,我负责用小木勺添米。每每看着那重叠着的两片石磨转了两三圈,从四周溢出的牛乳般雪白液体渐渐少了,我便舀一小勺糯米添加到上片石磨的小洞里。添米的动作要快,否则会妨碍推磨;而且添米的量要适当,稍多,磨出来的桨会明显粗糙影响口感,太少,耗时费力。

待糯米浆磨好挑回家,母亲将其倒入一个较大的棉布袋中,而后扎紧袋口用绳子将袋子吊起来挂在高桌架上,水便从袋里沥出,用一个脚盆接着。沥到一两天,袋中米浆的水被控出来,米浆便成了糯米粉团,这就可以拿出来做汤圆了。

那时,一家磨了糯米浆,周边几户都能吃上汤圆。母亲将袋中压得紧紧的粉团掰开,用大碗盛着让我分送到附近邻居。一大碗粉团可以做一小锅汤圆供全家人吃了。当然剩下的粉团也可以用来做粑粑(唤“扯浆粑粑”,比糍耙更细腻软乎),也有人家将吃不完的粉团晒成糯米粉,待下次和水享用,风味不改。

第二件事是燃放鞭炮树枝送虫蚁。每到元宵节傍晚,母亲会将一大把桂树枝叶拿到田土里点燃,再放些鞭炮,这时噼啪噼啪的声音此起彼伏,空气中充斥着桂树枝叶的清香与火药香。母亲小声念着:虫蚁们,上天去吧!以此祈求新年农作物少些病虫害有个好收成。

第三件事便是观龙灯花鼓。那时从正月初一起,村民们就开始玩龙灯花鼓了,布龙草龙都有,小伙伴们往往看了这家看那家,每次都要追上好几里路。

正月十五是“圆龙”(谐音)的日子。因此,凡“龙”曾在正月初所到之处都是必“圆”之地,故元宵节这天大街小巷及村级公路上到处是鼓乐齐鸣的玩龙队伍,尤其是小镇街道往往水泄不通。

然而,“圆龙”只有元宵节这一天,所有玩龙队伍便只能有选择性地在几个场地“圆龙”。比如小镇大商场、学校、村镇委会等地,其余地方就只能快速走过。

这个时候要看龙灯花鼓,就得寻声赶到附近的学校操场或村委会。我那时最感兴趣的是观看围在龙灯中间的“三花子”与“妹子”唱戏:看那个“妹子”是否漂亮,那个“三花子”是否搞笑有趣。当然,有时也会被生动鲜活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以上所述,都是儿时元宵节印象。前些年在婆家偶遇乡村玩龙队伍在旁近村小狂欢热舞,有久违的亲切感。二嫂说,这是乡镇出资鼓励村支书组织起来的。近年回乡过年,再也没看到过龙灯花鼓,也没看到以前那些“送财神”、“赞土地”之类了。

我想,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了。

值此元宵节,又想起儿时家乡那手工汤圆的浓醇滋味,那噼啪噼啪的桂枝清香,那热闹非凡的龙灯花鼓……

忆往昔,元宵佳节年味浓

看今朝,国富民强享太平

祝亲友,吉祥如意万事成

相关文章

  • 今日元宵忆往昔

    今日元宵节,小区内与平日一般无二,十分安静。 忆及少时元宵节,家乡人必作三件事:吃汤圆,燃放鞭炮树枝送虫蚊,观赏龙...

  • 元宵佳日意难忘

    今日是元宵,忆往昔,瑞霭飞浮,如今满城难觅人踪。 印象中,最浪漫的元宵,莫过于《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初见薛绍。 ...

  • 合家欢

    元宵佳节合家欢, 一览旧照忆当年. 冬去春来天日暖, 冰雪消融润肥田. 元宵佳节忆往昔, 殷殷亲情常思年.

  • 3

    忆往昔,峥嵘岁月, 忆往昔,历历在目。 看今日,回头无岸, 看今日,自有她福。 望未来,踏破河山, 望未来,桃李天下。

  • 元宵

    元宵元宵,喜上眉梢,故年今日,人生快意,今时今日,还盼新高

  • 忆往昔,叹今日

    回头看了看,感觉自己简直把过去生活过得一塌糊度。颓废,悲哀,自卑等都与我有关? 今天重新返回职场,应该摒弃点过去种...

  • 【手绘16】去看灯吗?

    今日手绘,祝元宵快乐~

  • 元宵节

    今日元宵,祝你元宵节快乐! 今日元宵,请原谅,今天我做了一回“懒人”,搁在以往,每一年的元宵节,不管我是在远在千里...

  • 元宵节快乐!

    昨日立春,今日元宵。立春元宵喜相连,可谓喜上加喜。 昨日立春细雨绵绵,促进生机勃发。今日元宵佳节还是细雨下着,但没...

  • 元宵之后,愿疫情别恋

    今日元宵,愿疫情别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元宵忆往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h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