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生每天都在离别和迎接,有些离别就是一别两宽或是生死永隔。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伴随着每个人的生命,让人感到无助和孤独。
人生有太多不可预料离别,好多时候一转身可能就是一辈子。这次见面可能就是最后一次见面,那一番电话可能就世上最后的一次联系。
好多时候会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道这一日已经是余生彼此之间最后一日,所以珍惜每一次见面吧。
人生无常是常态,接受离别也是必须的功课,无奈痛苦也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
九月开学季,离别场景在幼儿园门口,大学附近甚是常见。
幼儿园门口的离别,对大多数家长和孩子来说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长时间离别。尽管分别不过是几个小时,又或者十几个小时而已,不过是早上送出去,晚上又接回来。
可是对于孩子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对于朝夕陪伴着孩子的家长,体验也是深刻的。
提前做好离别的功课特别重要,家长孩子爱的纽带强大粗壮也很重要。
又想起来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光。
女儿小时候是我们夫妻俩轮流带着长大的,几乎没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参与,我们夫妻俩带着孩子很辛苦也很幸福。
印象中似乎没有女儿不适应幼儿园的场景,她很快适应崭新的环境。印象中每次送她入幼儿园后,会像个大大的孩子一样挥舞着小手和我说再见。说妈妈你要好好上班哦,妈妈,记得下午早早来接我哦。
所有人都称赞我女儿乖巧懂事,连幼儿园老师都说这孩子没有适应期,别的孩子哭哭啼啼时,女还去帮着劝慰小孩子说,爸爸妈妈也去上学了,他们放学后就会来接我们。
是的,小小的女儿心里笃信爸爸妈妈是爱她的,只是大人也有大人的学要上,她会期盼着每天下午我们早早接她。
小小的人儿第一次接受离别,大多是因为恐惧,恐惧新的环境里的老师和同学。恐惧爸爸妈妈不爱他了,不要他们了,恐惧的更多的是失去。
有些新入园的孩子,很快就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发现幼儿园的新环境,老师和同学友好可爱,也很有趣,也知道爸爸妈妈到点就会来接他们,他们放下心来,他们有了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那份离别之后的安全感,才是孩子入园之后真正长大。
又想起来我家女儿上幼儿园时,有一次感冒发烧之后,因为我有急事把她送给一个熟悉老师之后匆忙要离开,那时她的鼻涕不断向外流着,她自己擦拭着红红的鼻子,一边哭着一边说:妈妈,我不哭,你能不能早一点来见我回家。
那是女儿上幼儿园之后,我这个做妈妈的第一次哭着逃离。在现场的一个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哭着转过身去,旁边的一个老师哭着抱起了女儿。
女儿那样状况老师是允许的,现在幼儿园是不接受孩子感冒生病入园的,是必须要家长接回家的。
多少年之后想起来这情节,依然泪流不止。我总觉得小小的人儿承载了太多,她心里明白,妈妈有事情要忙,可是感冒不舒服太需要妈妈的怀抱,小小的她太明白离别,是为了更好的成全妈妈。
有一次和女儿闲聊,聊起了这情节再次动容,女儿却在旁边哈哈笑着说,我咋没记得这事情呢,从小就知道爸爸妈妈爱我,你们有事情忙,忙完了就会来带我回家的。
上幼儿园的离别,年纪还小还依赖爸爸妈妈的怀抱。
孩子真正离开家,去往省城上大学后,那次离别时,孩子是欢欣雀跃着的。
上大学时离别的伤感,似乎只有做家长的。大多孩子们像飞出笼子的鸟儿一样,开心愉悦,无限向往,终于可以拥有自由翱翔的蓝天。
孩子上大学以后,父母孩子之间离别就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了。一个学期回家一次,回家的日子也并不全是呆在家里,孩子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见同学见老师见朋友。
再后来大学假期,孩子的世界更宽广了,同学约着一起坐上火车,踏上飞机,远方更远了,世界更大了,爸爸妈妈开始数算着孩子的归期,仔细计算着孩子是啥时候离开家的,又有多久没有回家来了。
从幼儿园第一次离别到大学后的又一次离别,时光轮转着。那份离别的情愫似乎换了位置。上大学的孩子,离开家后。有离别伤感情绪的,大多都是爸妈了吧。
这样的离别,真的是让人勇敢或者让人长大成熟的。
幼儿园孩子和家长的离别,让幼儿园的孩子勇敢起来,慢慢长大成熟,孩子们去探索新的世界,爸爸妈妈们可以放心去做自己的事情,孩子和爸妈写一次离别是彼此各自安好,各自成全。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爸妈是欣慰的有成就感的。
上大学孩子和家长的离别,也是孩子勇敢起来,慢慢长大成熟的机会。可是这一次,家长似乎也需要做一些功课了。
大学新生入学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或许那是在未入学时,或许就无限憧憬的学校,无限憧憬的城市光景,无限憧憬的自由自在,那是脱离父母管束的真正长大。
大学新生的爸妈似乎还没有适应孩子,一下子就长大离开了。
那天一个朋友打电话聊,家里那个“薄情寡义”的上大学的孩子。
瑞雪说着别人家的孩子上大学,家长都要跟着去忙,或者收拾一番,顺便去逛逛那大学,逛逛那城市。瑞雪说自的儿子实在是个薄情寡义的东西,执意不让他们夫妻俩参与,行李该打包的早就打包,然后自己背上背包。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我们。
瑞雪说后来才知道,他和高中女同学约好的。俩人坐同一辆车去上学的,这小子才刚上大学,就只要媳妇不要娘了。
听瑞雪这个妈妈,说着自家儿子的薄情寡义,说着儿子只要媳妇不要娘的趣事,我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瑞雪其实是个蛮豁达的女人,她明白孩子长大了,那孩子从小自理性强,独自去上学,他们也完全放心。和女同学约好一起去上学也是好事情,孩子大了,有女朋友是好事啊,瑞雪一点也不反对儿子谈女朋友,调侃儿子,只要媳妇不要娘。其实也还是那一份离别的功课再提醒吧。
养育男孩的妈妈和养育女孩的妈妈可能真的不同。
一个妈妈眼看着小小的人儿,一点点长大,送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天天接送着。每一个重要时刻都参与的妈妈,等到儿子突然上大学离开家后,各种的不适应,受离别之苦的妈妈真的蛮多的。
关键是上了大学的儿子,似乎就失联一样,只要不要钱,那是不会和爸爸妈妈联系聊聊天的,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让父母们很不适应。
离别是人生的必须功课,尤其是到了年纪的父母总要学着离别,因为孩子终会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圈子,会有自己的家庭,终究他们完全独立于我们,真正成长为一个成年人。
智慧的父母会提前做好离别的准备,尝试着渐渐放手,渐渐退出孩子主要生活圈,让孩子独立。让自己适应孩子长大这个过程,而不至于孩子成家后,要被动地忍受分离。
离别有苦有痛,但也有祝福也有爱。
带着爱和祝福的离别,就是送幼儿园入学的孩子,或者送大学入学的孩子,家长感受着这份离别,也明白这份离别是一份更好的爱,更厚重的爱。
李丽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执意要在外闯荡,不愿意回家乡。那孩子品学兼优,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骄傲。
李丽夫妻俩眼看着,身边优秀的孩子都远走高飞,剩下孤孤单单的父母,他们害怕晚年孤单,孩子帮不上忙。觉得隔山跨海的孩子就是国家的孩子了,想想就不甘心。
李丽夫妻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终于把儿子骗回了家乡,想让他进入体制内工作。
进入体制工作必须先考试呀,儿子带着不甘带着委屈进入了备试阶段,一年两年三年,因为不甘心不情愿,所以终究还是没能考进体制内。
到后来干脆放弃不考了,不考试也不上班,不愿意面对社会,总之我现在的状况就是你们造成的。
夫妻俩想不明白自己的儿子从小到大品学兼优,就是个学霸呀。上学考试哪一次都是轻松达到目标,考个事业编制咋这么难呢?他们不明白儿子,是不愿意不甘心呀。
后来他们总算想明白了,儿子在又一次落榜后执意离开家乡去外地发展了,彼时儿子的同学们都已经小有成绩了。
李丽夫妻俩很后悔,如果早一点放孩子出去,就不用白白浪费几年的大好光阴呀。
夫妻俩在慢慢适应着,孩子真正离开家后那一份失落,品尝着孩子不和他们主动联系的痛苦。
人生总有离别,也总有迎接。他们接受了孩子的离别,也迎接着孩子一个全新的开始,他们也即将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怎样算是离别,怎样算是迎接呢?
人生就是一场轮回,离别和迎接不断交替着,命运的齿轮飞速转动着。每个人在命运齿轮的转动下随顺着,一切在交替更新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