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月光风在碧蹄》(陈如冬)
谢鲲,字幼舆,是东晋时的儒臣、名士。好老庄,善奏琴,寄迹山林。《晋书》记载,顾恺之为谢鲲画像,画在了石岩里,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说:“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岩壑中。”
那一次谢鲲觐见当时还是太子的晋明帝。太子问他:“人们都拿你与庾亮相比,你自认为如何呢?”谢鲲答:“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意思是“以礼整治朝廷,为百官作榜样,我不如庾亮;一丘一壑,自认为他不及我”。
谢鲲的遁世情结也让后世的文人画家们心向往之。到元代时,赵孟頫又为他画像,《谢幼舆丘壑图》中,山气微茫,松风临临,谢鲲独坐溪畔,悠闲超然,与山川水石长存。
我那些晋代的马儿中,除了“嵇康”、“阮籍”、“阮咸”、“刘伶”,恐怕还应有这个“谢鲲”。霁月光风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但政治清明岂是一己之力能达到的?于是他们最后都转向山林,持守自身的白云苍雪。
江岸秀起的峰峦,我仍是用大块面浓淡分层的墨色,间以石青渲染,虬结的繁树枯木因为旷远的距离而只显出新生的枝丫。三面围合之势,“谢鲲”走了,深渺的雾霭里,他的平静一如江面,既非矫首哀鸣,也不垂头自叹。他向江心去了,他是将要化作天际冥鸿的。
2014.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