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认为商业型产品经理和用户型产品经理的异同是什么?
参考解析:
商业产品经理和用户产品经理本质上是相同的,都需要良好的对需求的理解和挖掘能力,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产品设计能力、项目推动能力等等。
不同之处在于:
1)从产品模式上会有一定的区别:商业产品的特点是直接切入商业本身,在产品出现的时候商业模式基本就已经确定,基本不存在裂变的可能性;用户产品的特点是通过切入用户需求来满足商业变现的可能,在产品出现的时候盈利模式并不确定,并且裂变的可能性比较大。
2)由于产品模式的区别,带来产品设计时的区别:商业产品经理在设计商业产品时会跟更多考虑商业模式、客户需求满足路径、销售体验等与公司营收关联更为紧密的因素;用户产品经理在设计用户产品时,会更多的考虑交互、用户体验的差异等。
3)产品设计带来的区别,衍生出相应的所谓KPI的区别:通常,商业产品以客户的付费率、续费率等营收直接相关指标为KPI;而用户产品通常会以用户的活跃度、用户的增长率等与营收相关的间接指标作为KPI。
2
为啥绝大多数app都会有所谓「金刚区」?你认为「金刚区」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解析:
金刚区是传送门,是一种业务导向的设计产物;平台级产品因为业务多,在做信息架构的时候本着归类整合的原则,很多核心业务的原始路径会淹没于众多别的非核心业务路径之中,不易识别。所以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位置把核心业务进行罗列给予更多的曝光机会。
理论上,金刚区一般就一排(或两排,三排就过分了),一排里面的比如有五个,只要全部外显(没有那种泳道滑动切割语义)的话,就不存在曝光不均的情况。金刚区核心除了入口曝光以外,还要做流量监控,要看同一量级的曝光位点击 ctr 是否有明显区别,如果有明显区别的话需要平台侧设计师和产品对入口外显的意符进行判断,是表现层出了问题还是业务方向存在问题。
3
你做竞品分析是怎么做的?
参考解析:
竞品分析有两种,一种是大方面来看,对全局有个把控的,另一种是基于需求和变化为迭代服务,pm想提一个需求,于是要看看竞品是怎么做的,业界主流是什么样的,我们是否需要跟从;另一种是竞品或虎视眈眈发布了一个了不起的功能,或暗瞅瞅发布了一个细小的优化,这时候,作为竞争方,第一时间保证信息掌握到手,绝不能后知后觉。
大方面:
1)行业现状与趋势、市场数据;
2)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与发展策略;
3)产品特色、目标用户;
4)核心功能;
5)界面交互设计;
6)运营推广、商业模式
小方面:
1)功能需求点
2)竞品功能入口与权重
3)竞品功能流程
4)竞品迭代时间与版本记录
5)预估竞品大致效果
6)自身做此功能的优势
7)如何做
4
手机端最常用到的交互手势是「点击」和「滑动」,你怎么理解这两者?
可以从终端发展的角度、用户使用视角、或者任意你想描述的视角加以描述。
参考解析:
点击是确定语义,需要用户做决定,需要用户笃定要进入下一步操作,给人的感觉是逻辑递进,对于使用者来说思想包袱重。
滑动是浏览语义,给人的感觉是同级操作,思想包袱轻。(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产品会做下拉回退的交互,就是为了降低内容消费时候的交互摩擦。)
所以能划就不点已经是交互的趋势了。
5
需求评审时研发说需求实现不了怎么办?
参考解析:
1)站在技术的角度,了解无法实现的原因
2)看有哪些可以替代的方案
3)评估替代方案对项目本身的影响,如延迟,如若在可接受范围内,适当的妥协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