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402176/41ec8f46601aabfc.jpeg)
一、智商与聪明的区别:
智商,是个人智力测验成绩与其他人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聪明,是用来表达:对待人或事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
智商和聪明,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
聪明,是:看到行为或结果后的一种主观定性化的评价;智商,是: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所进行——客观的、量化的评价。
智商,包含: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和理性心智。我们说的聪明,通常是:指算法心智比较高。
智商,代表:人,在某种程度上,对人和事的认知,以及完成日常活动的能力;而聪明,是:在其智商的基础上,对人和事,处理和解决的方式。
二、聪明和智慧的区别:
聪明,是一种生存能力;智慧,是一种生存境界。
聪明,可以与生具来;但是,智慧,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达到。
智慧,这种境界,需要你悟透生命和人生——如同“参禅”。它需要的是:一个人的思辨能力,逻辑能力,文化观念、人生信仰、为人处世等等。简言之,就是一种——人生,极高的生存境界。
聪明和智慧,有很大的不同。聪明,指的是:脑子转的很快。而智慧,往往与智商、情商、财商和逆商,都有关系。
脑子转得快,这或许能让我们掌握很多零碎的知识,但却不一定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而智慧,则是:通过不断失败和成长,而获得的东西。它能帮助我们:做出长远的决策,得到想要的东西。
所以,“聪明”和“智慧”,有七大不同之处:
1. 跨学科思考的能力:
聪明的人,对他们的领域或专业水平,非常了解。而且,聪明的人,会从各种各样的资源中,汲取知识。
跨学科思维,能教会你:永远不要认为——自己知道某一领域的一切,因为:这其中,涉及许多变量。
2. 处理确认偏误的能力:
确认偏误,是一种思维倾向。指的是: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已经相信的东西,而忽视那些——与你的已有信念,相矛盾的证据。
智慧的人,明白:必须与自己的确认偏误作斗争,并适时加以矫正。
3. 看清现实的能力:
许多聪明的人,都有一个主要的缺点,那就是:认为——他们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而智慧者,则试图理解——事物的本质。
所以,对人们来说,最难学的一课是——有时,什么也不做,让事情保持现状,即使它们并不理想。
4. “走一步,看三步”的能力:
纳西姆·塔勒布,给那些高智商、却不能做出明智决定的人,起了个名字——“聪明的白痴”。
也就是说:他们,会受到一级思维的困扰。因为,他们从不考虑——自己行为及计划之外的后果。
而明智的人,一定会理解、并关联到决策的内在联系。
我们都知道下棋的时候,要:“走一步,看三步”。做决策也是一样——必须要看到:你采取行动的后续结果。
5. 理解动机的能力:
“动机”,是你能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一旦你学会了从动机的角度看世界,你就不会忽视它了。
事实上,所有与智慧相联的关键,动机,可能是最核心的部分。
许多聪明人,都有这种“动机盲点”。他们,会提出详尽的、听起来不错的解决方案。他们,甚至会使用一堆数据来佐证。
但是,他们,却没有到考虑计划背后的激励因素。所以,可能反而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只要记住这句话:“如果你知道动机,你就知道结果。”
6. 了解自己无知程度的能力:
聪明人,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而智慧的人,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东西有多少。所以,聪明的人总是对答案很有把握。
而智慧的人,会说:“我不知道”。并承认:对哪些领域的理解,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智慧的人,永远不会说自己“智慧”。
聪明人的大脑转得很快,但是,你可以对自己的才智自信,但你也要记住:你可能真的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聪明、那么容易成功。
7. 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能力:
智慧,来自于这样一个过程:为了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不断碰壁,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直到你最终得到它。
而许多聪明的人,却害怕经历这段旅程。
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些人,超级聪明,但它们的智商,却成了障碍。
他们把失败,看作是愚蠢的标志。而失败,其实是我们最纯粹的智慧之源。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长。只有经历痛苦,才能不断教会你一些经验和教训。
三、智慧的本质:
1. 知识的应用:
智慧,要求人们:不仅掌握知识,还要懂得如何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2. 对事物的全面和深刻理解:
智慧,要求人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问题和事物,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3. 对价值和道德的认识:
智慧者,具备: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并能够将这些准则,应用到自己的决策和行为中。
4. 对未来的预见和规划:
智慧者,不仅能够看到:当前的现象和问题;还能够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规划和准备。
四、智慧的四种境界:
智慧,最起码,必须具备这四种境界:聪明、精明、英明、果断。
聪明,是智慧的基础境界;精明,是智慧的初级境界;英明,是智慧的⾼级境界;果断,是智慧的终极境界。
整合⾃⾝的聪明、精明与英明,适时将其化为务实的⾏为,⽴⾜⾼远,志在幽深,才真正体现“三明”凝聚的意义。
四种境界的⼀统,⽅能成为:智慧之⼈,最终成就⼤事。
(读书笔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02176/14999749d795026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