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百态 | 浅析冯骥才先生的《猫婆》

作者: 布衣也回眸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22:34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海薇阁单月征文」第三期【人世百态】

冯骥才先生的《猫婆》这篇文章,可以说包含了太多的信息。

文章从先生对猫的厌恶,到喜欢、到爱猫如命。在失猫寻猫过程中,从对猫婆的审视疑惑到知道了她其实是猫儿们的守护神。猫婆的形象上升了一个高度,颇令作者惭愧。

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文法,先生厌恶猫, 自家的房子周围有许多的猫。猫是一种在晚间尤为活泼的动物,此起彼伏的打闹声,斯叫声让人无法休息。 打开窗户,叱责一声,丢一块石头过去,安静一小会儿就又开始了。以至于厌恶猫,到了什么程度呢?竟然产生了想要换房子的想法。

先生去一位朋友家拜者,朋友养猫,而且视猫如命。知道他特别的讨厌猫,就把自己家新生的小猫娃,一只浑身雪白毛线球大小的小猫放在了先生的手上,它有一双纯蓝色的晶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的望着他,让人顿生怜爱之意,太可爱了,情不自禁地把它捧在怀里。甚至用下巴去蹭蹭它毛茸茸的小脸。最后向朋友索要这只小猫。朋友笑了,笑得很得意似的。好像他用一种爱战胜了“我”不该有的怨恨。

小猫成了先生家的一员。小时候的在他的手掌上睡觉,儿子拿手绢儿当被子给小猫盖上,妻子呢,用小药瓶儿喂它吃奶。当它长大一些时候,它可以为所欲为的钻进任何人的被窝,吃饭的时候它可以跳到桌子上,想吃那样就对着那样叫个不停,家人会毫不吝啬的把菜给它夹过去。儿子给它起名叫蓝眼睛,全家人都宠这个小猫。波斯猫蓝眼睛被宠爱到什么程度呢? 甚至淘气打碎了杯子和花瓶,却也不被惩罚。写到这儿,先生竟然也成了一个视猫如命的人了。

猫儿丢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突然失去,每个人都无心干活儿,妻子和儿子更是垂泪叹息。

先生开始找猫,然后引出了猫胡同里的住着的猫婆。

猫婆是一个神秘的猫婆。她住在阴冷的地下室,一个很小很脏的灯泡亮着,屋内昏黄,只有一个柜子,一个炉子,一张床,地上有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无其他。床上横躺竖卧着几只猫,另外烟囱上还有一长排,各种各样的猫。这些猫都不是名贵的猫,也不是普通的猫,它们一点都不可爱。

看猫婆如是说:您瞧瞧吧,这都是叫人打残的猫!从高楼上摔坏的猫!我把它们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那天在胡同口叫孩子们按着批斗,还要烧死它,我急了,一把从孩子们手里抢出来的!您想想,您那宝贝丢了这么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他们在笼里放了鸟儿,把猫引进去,笼门就关上……前几天我的一只三花猫就没了。我的猫个个喂得饱饱的,不用鸟儿绝对引不走,那些狼心狗肺的家伙,吃猫肉,叫他们吃!吃得烂嘴、烂舌头、浑身烂、长疮、烂死!”

说到这儿时,猫婆气得浑身发抖,以至于点烟的时候,烟卷儿掉在地上,烟囱上的小黄猫机灵的跳下来,叼起烟卷儿扬头递给给了猫婆。这是动物和人相处的最和谐的一幅画面。猫婆护猫喂猫懂猫,猫儿也知道猫婆的需要。这个时候猫婆在先生的心中已经高大起来,猫婆是这天下受难猫儿的保护神。

猫婆为什么会收留这些流浪猫、残疾的猫呢。

猫婆年轻的时候是米店老板的小老婆,被大老婆赶出家门,住在猫胡同那座楼的最底层的两间房子,这是她第一次被家庭所抛弃。后来又被当做资本家老婆轰到了地下室,她第二次这是被社会抛弃。她无亲无故,孑然一身,拾废品为生。她每天到水产店捡些臭鱼烂虾煮好了喂猫,叫猫儿们有饭吃,也有个去处。

W革前也有人给他介绍找了一个老伴儿,是个卖肉的老汉。然而卖肉的老汉忍受不了猫闹,猫的味道,短短的两个月之后他就搬出去住了。即便是这样猫婆也不放弃对这些弃猫的关爱和饲养,她坚持着与这些猫共享着的无人能解的快乐。她可怜那些被遗弃的病弱残猫,它们的命运何尝不是猫婆的人生写照呢。

蓝眼睛的丢失令人心伤,之后先生竟然也不由得关心起所有的猫儿的命运。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他的睡眠,似乎有一只猫叫,就说明有一只猫活着,反而令他心安。猫叫倒成了他的安眠曲……

一年之后,猫胡同的忽然安静,源于猫婆的死去,那些流浪的猫,残疾的猫,病弱的猫就失去了庇护。被再次回到家里的猫婆的丈夫都给轰跑了,有留恋故土故人的猫再次回到这儿,更会遭到一顿死打。

听到这个揪心的消息。一种悲悯之情,从心底里升起。那些个残疾的猫,不好看的猫,瘦弱的猫都到哪里去了呢?他们是不是都被关进了笼子里吃掉了,还是孩子们给以酷刑致死,或者是漂泊他乡,饿死街头了呢?

仅有的几只,猫胡同的猫从几十只到这仅有的几只,这几只也都伏在暗影中,一动不动,更不敢“喵喵”的叫。它们这些猫婆生死相依的伙伴,他们在等待什么?等待人们的悲悯之心,等待人们的同情之心之心吗。

自此之后,先生总是把把吃剩的一块馒头,一个鱼头或者是块饼片,扔在猫儿胡同里,也只能做到这儿了。

此后却不断听到猫儿或这样或那样的死去。即便被车轧死,先生心里也认为那一定是从猫婆家里被撵出来的流浪猫。

然而,更令人颤栗的故事发生了。 它不是一个故事,它应该是一个事故,就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一只猫儿为了避寒钻进了正在修盖着的顶棚里,第二天瓦工把房子的瓦片覆盖好,猫儿竟然被封在了里面没有出来。

这只猫无法出来,急得在里边叫。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都听到猫叫,还有在顶棚上跑来跑去的声音,但谁家也不肯将自家的顶棚捅坏,放它出来。这猫叫了三整天,开头声音很大,很惨,瘆人,但一天比一天声音微弱下来,直至消失!

对于弱小的生命的求生挣扎,人类啊,竟然是这样的无动于衷,漠然置之。

天降大雪,猫胡同一片死寂, 皑皑白雪貌似给人一个洁净的世界。然而在这一片寂静中却有一种彻骨的寒气直抵肺腑。

文章的结尾说,在大雪涂白了猫胡同深处,在猫婆故居的墙头上,在凛冽的寒风中,依然有一只猫蜷缩在那儿,是小黄,那个会给猫婆叼递烟斗的黄猫,它时不时的发出一声哀鸣。然而当作为人类一员的对它发出善意的低唤“咪咪”时,它还是惊慌的逃掉了。

结尾

猫胡同里便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人的同情心和怜悯之心哪里去了?对于一个个生命的消失竟表现的如此冷漠。结尾以“空无一物”的胡同里,只剩下“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以及“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这样一个画面,直接扣问人的心灵深处,人的良知何在?悲悯之心何在?

相关文章

  • 读《猫婆》冯骥才

    写作100天/68 读《猫婆》冯骥才 文章开头中的我是不喜欢猫的,尤其到了猫求偶的季节,嚎叫声让我觉得很讨厌,也会...

  • 读冯骥才《猫婆》有感

    “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这句话是整篇中最打动我的,不自觉就会触到心底柔软地方。 其实,这句话也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

  • 我与狸奴不出门

    推荐阅读:冯骥才《猫婆》、《珍珠鸟》;丰子恺《白鹅》;老舍《猫》、《母鸡》;巴金《小狗巴弟》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

  • 读冯骥才《酒婆》

    在读《各有各的活法》,这是其中的一篇小说 这个篇小小说就这样突然间的结束了,因为刚刚读了第1篇,本来觉得前一篇都已...

  • 精选推文||《猫婆》

    猫婆 文|冯骥才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一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

  • 范例:冯骥才《珍珠鸟》、《猫婆》片段摘抄

    1.冯骥才《珍珠鸟》片段摘抄 它小,就能轻易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

  • 冯骥才老先生

    一直以来很喜欢冯老先生的书,突然想知道这么有趣和幽默的老先生长什么样子,在我印象里能出现在小学课本的作者大多去世,...

  • 20200801读《意大利读画记》:作家,画家&文化遗产保护者眼

    冯骥才先生的作品看得不多,但印象深刻,就说那《俗世奇人》吧,寥寥数笔,百态毕现,篇幅不长,万象丛生,真真是像极了津...

  • 今天好忙好多收获

    人世百态

  • 我们三个都是酒婆

    我们三个都是酒婆 2022年11月16日。早年读过冯骥才的《酒婆》,讲述的是酒婆一直喝酒馆掺了水的酒,乐在其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世百态 | 浅析冯骥才先生的《猫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qk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