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二十四节气,映入脑海的就是……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小时候的歌谣,那时只觉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不自觉的背诵下来,当时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记在心底,多年以后也能随口道出。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大智慧啊……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大智慧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一起聊聊古代节气的那些事儿……
说起节气,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针对农业劳作而指定的一种历法。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是农耕大国,所谓民以食为天,怎样吃饱肚子多收粮食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排在第一层次的就是生理需求,然后才是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这都是后话,我们老祖宗考虑生理需求的时候,小马同学还不知道在干啥呢……一不小心就扯远了……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大智慧言归正传,既然靠种地吃饭,那不了解时候怎么行,什么时候开始耕作,什么时候是雨季,总不能天天坐在家里,担心这个,琢磨那个,反头来一粒种子没种下,看人家吃的香最后饿肚子的还是自己。所以,农业需要严格的了解太阳的运行情况,于是乎,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开始发动大智慧,观察太阳的运行情况,最早在东周时出现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然后又根据月亮的运行位置还有植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分了24等分,并确定了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据史料记载,「吕氏春秋」一书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称。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一起对二十四节气的每一个节气进行到独的了解。
现在,我们来看看两个版本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