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看完了去年大热的小说《你当象鸟飞向你的山》,或者说这是一部自传体回忆录,英文原名叫《educated》,讲的是一个美国山区出生的女孩子,因为父亲的狂热宗教信仰,反对政府和现代文明教化,崇尚在大自然和社会实践中人格教育,因此主人公从小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和医院治疗,跟着父亲和几个兄弟姐妹在垃圾场干活长大,后来终于冲破家庭的思想牢笼,自学考上了大学,而后又读了剑桥的硕士和博士,也彻底完成了和家庭的告别,完成自我人格的建立和成长,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自我,作者将这个蜕变的过程,称之为教育。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直抵人心的故事,在阅读中我们一直都是带着好奇去探索如此不一样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方式,会怎样影响主人公的成长,也会不自觉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思考教育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思考如何塑造一个更好地自己。
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开原生家庭的话题,在我们的文化中,家庭意味着一切,自始至终,家庭都是人类的开始和最后的归宿,但是作者由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然她和家人之间产生了观念的差异,写下这本书的时候,她已经多年没见过父母了,她总结出和家人的关系,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她说再见,你可以每天想念一个人,但仍庆幸他已不在你的生命中。爱从来都很简单,但是当我们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和改变他人时,这并非爱的真谛。
教育不是狭义的职业培训,而是自我创造。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人们如果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关于自我重塑的故事,我想起了大仲马的茶花女,无论你是怎样的出生,只要你想改变,有足够的动机,你就能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她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己,你就是黄金。回到杨百翰大学,甚至回到你家乡的那座大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也会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即便就是金子,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就是金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