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普鸣教授,哈佛大学获得杰出教学教席的教授,他开设的中国哲学课在哈佛大学的受欢迎程度排在前三。
克里斯蒂娜·格罗斯·洛,作家和自由撰稿人,哈佛大学东亚历史专业博士。
关于本书
这本书是哈佛大学中国哲学课的课程内容精选。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孔子、孟子、老子、管子、庄子、荀子六位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教你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改变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作者运用了生活中大量的鲜活事例,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发挥了中国哲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核心内容
用现代文明的视角,看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和智慧如何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优化决策思维、提升自我的可塑性,进而全方位地改变我们对人生的固有认知。
这本书是哈佛大学中国哲学课的课程内容精选。主要作者迈克尔·普鸣教授是哈佛大学中国哲学课的主讲老师,他在2006年的时候开设这门课,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冷门的题目,但没有想到开课不久就受到了大量哈佛学子的追捧。到了第二年开课的时候,课堂的火爆程度到了什么地步呢?连教室的台阶上都坐满了学生,挤都挤不下了。校方没有办法,只好把这门课搬到了哈佛大学最大的讲堂——足足能容纳1000人的桑德斯剧场。今天,中国哲学课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共选修课之一,它受欢迎的程度在哈佛大学仅次于《经济学原理》和《计算机科学入门》。
你可能会奇怪,中国哲学,听起来有点高冷的一门课,为什么会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这么受欢迎呢?据说,普鸣教授向他的每一位学生承诺:“只要你认真对待,这将是改变你人生的一门课。”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句大话空话。他的学生们认为,这门课的冲击性极强,改变了他们的固有认知,让他们看到了从未想过的种种可能性。
而且,《哈佛中国哲学课》这本书的英文名就叫做The Path—A New Way to Think About Everything,直接翻译过来就是“道——认识一切的新方式”,道是道理的道。这条音频说的就是怎么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和智慧来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因为这门课是外国教授给外国学生讲中国哲学,它更侧重于讲那些对于西方人来说新鲜的东方思想,用这些思想和西方哲学思维形成互补。通过这本书,我们也能从西方文明的视角看待中国哲学,掌握认知自己和世界的新方法。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我们主要讲四个重点内容。第一个重点,中国古代哲学在今天的价值是什么?作者告诉我们,中国哲学最可贵的地方是它的实践性和日常性,它能深刻而广泛地改变人们的生活。第二个重点,如何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要重新认识“礼仪”的意义和作用,施行真正的礼仪,就能改善你和他人的关系。第三个重点,如何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权变”和“知命”,尊重生命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同时以开放和敏感的心态去应对。第四个重点,如何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答案是修身,通过有意识地磨炼自己,最终达到得心应手、内化于心的境界。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说这本书的第一个重点,重新认识中国哲学的价值。
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的学术地位是受到低估的,学者们一直因为中国哲学缺少概念和逻辑而受到困扰,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并没有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冯友兰先生编写中国哲学史的时候,尽了很大的努力使中国哲学概念化、体系化,他采用的方法是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但是,普鸣教授看待中国哲学的思路却截然相反。他认为,中国哲学欠缺概念和逻辑体系的特点,恰恰是非常宝贵的地方。西方哲学是注重概念和逻辑的,往往提出比较抽象的命题,比如,什么是自由意志?生命的意义在哪里?道德是经验的还是先验的?等等。但是,中国哲学却从留意具体的细节开始,比如《论语》中会关注人吃饭、走路的举止行为,这种见地在哲学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相信,哲学恰恰发生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他们借助生活中平凡的一面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只有日常生活才是伟大变化发生的地方。这样一来,思想就真正贴近了生活。中国哲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基础但是很有智慧的问题:你如何面对你的日常生活?
或许是源于这样的认识,普鸣教授在传授中国哲学思想时,很少使用晦涩难懂的哲学术语。他大量地运用生活中的鲜活事例,通俗地解读孔孟、老庄、管仲、荀子等人的思想。当你阅读这本书时,你可能会联想到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因为它的内容贴近我们的生活,发挥了中国哲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在进入具体思想的讨论之前,作者还提醒我们,需要打破对于中国哲学的刻板印象。比如,提起儒家思想,我们往往会想到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我们认为儒家教导我们要安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服从现成的社会规则,给人的感觉是保守的、僵化的。但是作者认为,孔子从来不是一个希望加强社会控制的人,儒家思想反而是激发我们改善自我的意识,通过修身的方法,塑造更完善的自己。它引向的是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而不是封闭和保守的。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中国哲学在今天究竟有什么价值?这本书告诉我们,中国哲学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植根于日常生活,留意那些微小的细节,而我们要领略这些古老的智慧,必须打破刻板印象,重新揭开它们的真面目。
第二部分
下面来聊一聊这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如何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作者告诉我们,要靠礼仪。通过礼仪营造一种情境,体会他人的感受,就能改善人际关系。说起礼仪,你会首先想到什么?是像婚礼、葬礼一样大场面的仪式,还是社会活动中的迎来送往?无论哪一种,很多人会感觉礼仪是流于形式的一种东西,而且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外在约束,让人觉得是负担。
那什么是真正的礼仪呢?我们先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你跟一个4岁的小孩子玩捉迷藏,你藏起来以后,会故意露出来一只脚,方便他找到你。当他找到你时,他会高兴地大笑,你会装作很懊恼的样子,称赞他很厉害。如果作者告诉你,这就是礼仪,你可能会怀疑,做个游戏怎么就是礼仪了?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作者对礼仪的重新定义。
作者认为,礼仪是构造一个“假想”的情境,人们被带到一种全新的关系中,每个参与者扮演了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角色,这是能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的关键。还是拿刚才的例子来说,在捉迷藏的游戏中,大人和孩子的角色完成了反转,平时在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大人,扮演了笨手笨脚会被抓到的人,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却扮演了强大的角色。这个礼仪背后的意义就是——假装孩子比大人聪明。在这个礼仪中,孩子变强大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大人也可以放松一下,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润滑。
除了营造情境,礼仪还有一个要点是体谅别人的感受。文化大家辜鸿铭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礼仪,本质上是对他人感受的体谅。或者换句话说,礼仪是让我们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达到“共情”。我们把中国人的礼仪和日本人的礼仪做个比较,日本人的礼仪精致周全,比如不管见到谁都会弯腰、点头、微笑,连每一个动作的幅度都是差不多的,但很多西方人觉得,这种精致周全的礼仪无法让人真正愉悦起来,原因是什么?因为它好像是排演过的一样,他们的微笑像是服务人员的职业行为,他们的礼仪是在展现自己的修养有多好,而不是体谅他人的感受。而中国人的礼仪,可能没有那么精细周到,但往往让人感觉到真心实意,所以能产生情感上的满足。
在平时,我们往往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很难进入他人的角色,去理解他人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而礼仪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通过营造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模式,让我们扮演其他角色,或者互换角色,这样我们就能体谅对方,从而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礼仪能防止我们陷入单一的角色,打开我们的视角,让我们的情感更包容。对于他人来说,礼仪能照顾对方的感受,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和谐。
哈佛中国哲学课 拆书篇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如何用礼仪来改善人际关系。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营造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情境,扮演不同于平时的角色;第二个要点是体谅他人的感受,与他人产生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