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行为的发生,需要动机、能力和提示3大要素同时发挥作用。
•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
•能力是去做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
•提示是提醒你做出行为的信号。
2.能成为习惯的行为,一定会落在行动线上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91514/4a5527638d4991a1.jpeg)
3.动机越强,行为就越有可能做到。
你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动机才会去做困难的事情。而动机水平一般时,人们只会去做那些容易做的行为。
4.行为越容易,就越有可能成为习惯。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91514/cfb7afab9eae2286.jpeg)
5.既有动机又有能力,才能让行为落到行动线上方,而这两大要素要像队友那样密切配合。你拥有其中一方的程度会影响你对另一方的需求。
6.不断重复一种行为,就会更容易做到。
7.没有提示,任何行为都不会发生。从提示入手进行行为设计是最容易的。
如果无法改变某个行为要素(如动机),那你可以改变其他要素(能力或提示)。
8.互惠法则:别人送礼物给你时,你自然而然会想到要以某种方式予以回报。这种动力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这是我们可以优雅地影响他人动机的一种方式。
9.我知道自己不擅长做家务,所以我会说“演示给我看你希望我做什么”。他演示完,我的能力也就增强了。
10.你不能直接就从动机入手去解决行为问题。你可以遵循如下步骤,按顺序逐个尝试。如果第一步没效果,那就到下一步。
一、检查有没有行为提示。
二、检查有没有行为能力。
三、检查有没有行为动机。
在多数情况下,有些行为难以做到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动机。只要找到一个好的提示,或是让行为更容易做到,就能解决。
11.多使用福格行为模型来观察世界,它能帮助你根据3个要素去剖析行为,从而识别自身或他人的行为驱动因素。
12.将生活当作自己的专属“改变实验室”,你可以在这里为那个你想成为的自己做任何尝试。这是一个既能让你感到安全,又能让你感到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
一行精华:
行为的发生,需要动机、能力和提示3大要素同时发挥作用。
能成为习惯的行为一定落在行动线上方。
触动,反思,改变:
今天的内容是用行动线图示法,对B=MAP中的M和A进行具体分析,显得非常直观易懂。我们可以用行动线来分析他人和自己的具体行为,看看为什么很多习惯无法持续养成。
尤其对于管理者,最希望的就是让团队成员自动自发地按照我的想法和思路去开展工作,而不是整天忙于去检查督促。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思考员工的动机与能力的组合,是不是落在了行动线上方。
其实绝大多数的管理手段,就是用来提升员工的某些具体动机(愿景、奖惩、提升、团队凝聚力等)或能力(培训、换岗、工作拆分等)。
有了这样的思路,就能有的放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