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学习记录3

传习录学习记录3

作者: 旅途觉醒 | 来源:发表于2021-10-18 23:31 被阅读0次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春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学习理解:如何做到惟精,惟一的用功?惟精和惟一,说的不是一个解释,但两者相辅相成,惟一是惟精的目的,惟精是惟一的手段。

不是分离的两件事。就像你开车去B点(惟一),用钥匙打开车门,启动汽车,踩下油门,打开导航(惟精),其目的是让你开车去B点。就像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学习理解:知道那么多,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相信每一个人并不陌生。

但真正的知道是什么呢?知中有行在,行中有知止。而不可分作两事,知而不行也只是未知。

打个比方:就像你的手触碰到开水,不需要等到你想到痛之后再抽手,而是在知道的时候就已经出手了。

当你闻到臭味的时候,你就会捂住你的口鼻,而不是想,我要不要去捂住口鼻。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来’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学习理解:路澄的这个问题,问的是《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当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情绪就像魔鬼一样。对外能伤人坏事,对己能伤肝伤身。

喜怒哀乐之未发,无所偏倚,这叫中;

发出来,能恰当好处,情之正也,这叫和;

对外与人和对己,身体和。

喜怒哀乐不是不发,而是恰当好处。不欣喜若狂,不暴跳如雷,不哀痛欲绝,不乐极生悲。

宁静时存心养性,只是气不动,不能算未发之中。最多只是算养气的功夫。

无论是动还是静,念念都要存天理,去人欲。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学习理解:知识总是没有长进,怎么办?如何解呢?

这句话也是现在的人大多数都会遇到一个难题。

今天听到正见师兄的讲解,让人耳目一新。

他首先讲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会的能力。例如炒菜,并不是看某一本书学会的。看到某一些文字,也不能让你炒出好吃的菜。

你开车开的好,也不是某一本书上学的,也不是哪一个教练教的好。

你的声音好不好听,也不是后天学来的,而是你先天带来的。

是有时候是你有这个天赋,后面稍加修饰,就能够比一般人厉害很多。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亲对孩子要做的是什么?是做父母亲该做的,而不是在家里面要孩子写作业,检查作业,学专业,这些事情是老师该做的。

父母亲做父母亲该做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不知道如何去做父亲,也不知道如何去做母亲该做的。

教好一个孩子,你并不需要去做别的很多东西,你只要去做到父亲该做的,母亲该做的,就OK了,那是关于什么呢?关于爱。

当你以身作则去给孩子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的时候,孩子自然就有了这个能力。

如果你生一个孩子,你就是为了养儿防老,那么母爱是伟大的,那也是说不过去的。

而是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你活出对孩子的爱,孩子的良知里面自然会存在着孝。

所以追根溯源,是需要在本源上下功夫,找到你的本源,找到你本该活成的样子。

位天地,育万物的境界,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出来的。

就像是种树一样,开始的时候生根发芽,还没有树干,等到有树干,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之后才有树叶,然后有花有果实。

在开始种树的时候只管栽培灌溉,不要想那些后面的事情,空想没有意义,只要你不忘记栽培灌溉,会没有果实吗?你还怕没有果实吗?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学习记录3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

  • 传习录学习记录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

  • 【阳明学苑】最新报名通知

    【阳明学苑】最新报名通知 一、【传习录】第11期报名: 1、【传习录】3月1日开课 2、【传习录】单期500元 3...

  • 传习录

    【2020.12.4 周五 】 Day 195 *学习内容:《传习录~171-3》 主旨: 格物致知,穷理尽性 【...

  • 传习录学习记录2

    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 先生曰:“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

  • 能能读书《传习录》2《传习录》是本什么书?

    能能读书《传习录》2 《传习录》是本什么书? 书里有什么? 《传习录》记录了王阳明与他的弟子、朋友之间的对话、书信...

  • 暑假自由写作

    书籍推荐一《传习录》 《传习录》 《传习录》是由王阳明的弟子记录的语录、书信、对话合成的一部经典,也是被公认为:“...

  • 一生读懂一本书之传习录-001

    _____ 01 _____ ● 本系列文章,就是本人读传习录一个过程记录,以供有志之士一起学习。 _____ 0...

  • 传习录

    【2021.1. 8 周五 】 Day 220 *学习内容:《传习录~174-3》 主旨: 先王立教精微之意 【精...

  • 传习录

    【2020.12. 25 周五 】 Day 210 *学习内容:《传习录~173-3》 主旨: 必有事焉只是集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学习记录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co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