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追剧追到如此痴迷的地步,都已经开始三刷《长月烬明》,第一遍是看故事情节和美轮美奂的场景,第二遍是磕cp被男女主的演技折服,也为两个人的情感之路意难平,而这第三遍刷就是剧情里很多看不懂的隐喻,以及里面蕴藏的典故和诗词,开始深挖和剖析,结合了部分博主的理论以及自己的观点,有了更多对这个剧,情有独钟的解释。
在般若浮生的这段故事里,蚌王曾给小时候的桑酒讲过一个国王割肉喂鹰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贯穿了整个剧,也暗示了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
这个来自佛经,具有无限禅意的故事,出自敦煌莫高窟壁画非常著名的二百五十四窟的北壁上,尸毗王割肉贸鸽。
居于壁画正中的人物正是故事的主角尸毗王,身边的侍者正在从他的腿上割肉,放在旁边的天平上以冲抵鸽子的重量。
原来尸毗王想要救下一只被老鹰追赶的白鸽,便答应了老鹰以等重的肉去交换白鸽的提议。然而,眼见尸毗王腿上的肉都被割光了,天平却仍然无法达到平衡。
这时尸毗王站起身来,整个人坐到了秤盘之上,瞬间天地震动,天平两边也终于达到了平衡。此时鹰与白鸽也变成了天神与大神的模样。
原来这是天神在考验国王的至诚与慈悲,天神问国王是否后悔牺牲自己,尸毗王坚定的回答自己对所求之道至诚无悔,并立誓若所言不虚,身体必将恢复如初。
话音未落尸毗王的身体竟真的恢复了原状。而这位尸毗王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这个故事包含了人们对慈悲与意志力的极限想象,想要救回一只白鸽的生命,就必须平等的,用国王的生命去交换,因为众生平等。
佛经故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悟与解读,而桑酒用这个故事对应了她与冥夜的爱情。她对冥夜一见钟情,认为只要自己心诚,愿意付出,一定能够感动神明,获得冥夜的爱情,最终桑酒如愿得到了冥夜的爱,却是以桑酒父亲、兄长乃至全族的性命为代价。
在第六集的开头,黎苏苏教澹台烬画见生符,黎苏苏所说的几句话均来自道教的典籍之一性命圭旨。
仙者云,身,心,意,谓之三家。三家相见者,丹成也,虚其心,则神与性合,静其身,则精与情寂,意大定则三元会一。
这一句讲的是道教中著名的三家相见与三元合一。所谓三家,即指身、心、意,所谓三元,则指精、气、神。
第二句精化为炁者,由身之不动也,炁化为神者,由心之不动也,神化为虚者,由意之不动也,这句讲的则是道教中,一种叫做三花聚顶的修炼法则。
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这句诗出自《诗经》里的《正月》。《正月》是一首政治怨刺诗,作于大约2800年前西周王朝的将亡之时,其怨刺的对象即是,非常出名的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的亡国之君周幽王。
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可悲啊!我的国人要从哪里才能求得幸福?看到乌鸦将要止息,又会落在谁家的屋檐呢?在西周,乌鸦是祥瑞的象征,所以乌鸦落于谁家,就暗示了谁将成为新的王。
在剧中,澹台烬多次提到圣王昏庸无能,而这里又用了这句具有超强政治意味的诗,实在是非常的合适。
乌鸦到底是如何从神鸟变成恶鸟的呢?在剧中,圣王曾提到三足乌乃景国王氏图腾。三足乌又称金乌,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
古人认为太阳里住着三足乌鸦,因此又把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与此同时,乌鸦作为具有神性的太阳鸟,也成了一种祥瑞的象征。
然而到了后代,特别是南宋以后,乌鸦主恶的观念则日渐占了上风,并延续至今,甚至成为了一种民俗禁忌。所以有些事真的就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呀。
没有想到刷剧还能刷出新高度,刷明白了剧中的古诗词和典故,真感慨,上学的时候要像现在这么好学,也早成高材生拥有更美好的人生了,学习这事真的不能偷懒,任何年纪否不能忘记好好学习,因为学无止烬。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87474/e1338766c88a7370.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