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上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物质和精神也是最重要的逻辑范畴。对物质是第一性,还是精神是第一性,对物质和精神有没有同一性等问题的回答,是区分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志。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把认识看作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即认为人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简单的、直线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复杂曲折的,充满着矛盾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不断飞跃的过程。
对于物质和精神这一对逻辑范畴的关系,认为它们具有同一性,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产生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飞跃,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一次又一次地深化,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不确切、不深刻的知,到更完全、更确切、更深刻的知。
客观事物既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不断飞跃的过程,也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那么,评论文在反映曲折复杂的客观事物的时候,也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因而每一篇评论文都是针对客观事物某一发展阶段中的问题,进行
分析和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只要分析中肯,符合事物的规律,就能科学地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向。
当事物向新阶段转变,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产生了,人们的认识也必须进入一个新的过程,针对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如果不懂得这个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既成的文章看成不变的理论,甚至不管时间、地点的不同和事物的发展变化,到处乱套,把此时此地的革命经验去指导彼时彼地的革命斗争,而不研究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这种做法就难免会在革命斗争中失败。
如果有人不懂得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不了解文章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那就容易认不清。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要认识事物必须同那个事物接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未完待续……
大家都在看
这儿是文学与历史爱好者的聚集地。这有小说和散文,还有诗词,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起来,一起读书养性,方可脱胎换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