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的格局小了,你就发现孩子做什么都冲出你的格局。当父母的格局大了,孩子做的事情,都在你的格局之内,那就没有这么多矛盾了。”
就如父母的认知天花板,就是孩子的认知天花板一样,作为父母比孩子站的更高时,便不再会轻易因为孩子的某些言行而焦虑。
黄静洁老师在分享中提到的这几个关于孩子学习的点,是我接下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践行的:
1.避免拖延,帮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大部分的拖延原因:一是自己的习惯没养好,第二是心理上过不去,不公平(完成作业后不能自主安排时间,或者父母额外增加作业)。
我家的拖延原因属于第一种,和我也有直接关系。
黄静洁老师说拖延要在学前解决,现实中很大一部分父母由于自身时间管理也没有做太好,所以很难帮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书中分享了一个工具:时间的沙漏
通过大小不同的沙漏让孩子感知时间,不同大小的沙漏时间长短不同,逐渐让孩子知道时间和她所做事情的关联性,从而学会时间管理。
心理学会提出8岁是孩子学习自由掌控时间的上限,对我来说接下来的一年,和孩子一起认真学习时间管理,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践行点。
8岁之后要教他策略,什么先做,什么晚做,其实这跟分析力是有关。
2.允许孩子犯错、试错,并通过这个错误学习到一些东西。
“卡普尔教授他讲的有效犯错和无效成功,也就是说你虽然做了一件很成功的事情,好像你考了一个100分,但是其实对你来说,你没有长进什么,所以你是一个无效的成功。”
虽不是保姆型父母,也知道要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可现实中还是会不自觉的去提醒孩子,应该要怎样怎样……
嗯,以后要有意识的管住自己,让孩子去感受体验犯错误的结果,这样她才能真正的成长。
3.提高学习效率要注意的两个点:
① 能力要匹配所学的知识技能,提升学习自信心,避免孩子心里产生恐慌。
②提高记忆力:戴尔金字塔模式
4.康奈尔笔记法,就是要教孩子去怎么样在课堂上记笔记。
5.关于自控力,怎么样让孩子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分享中说到了两个方面责任心和自律。
关于自律且不说孩子,作为父母很多时候也做不到严格自律,说到自律内心好像不自觉的就和痛苦的感觉联系到一起了。
所以黄老师特别强调责任心的培养,要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感觉,所以责任心的培养要靠美好的感觉来带动,比如开心、兴奋、满足等。
6.关于终生的竞争力。
读书,让人丰富,也让人脱离平庸。
沟通理解能力,我理解为共情能力,良好的共情能力,可以快速拉进与对方的心理距离。
扩大社交半径,多交朋友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信息量。
“一个不会交友的孩子,读了再多,进入社会是孤独的。”
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作为父母也一样,每一次的正向改变都值得被看见,被鼓励。
前行路上道阻且长,彼此陪伴、彼此看见、彼此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