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007写作上请假了一个月,工作上的忙碌,身体上的小不适,都有所影响,但最重要的是发现从春节过后的这一个月的时间,脑子里总觉得思绪烦乱,心里也有些隐隐不安的情绪。
因为过往看了一些心理和个人成长类的书籍,对于自己的情绪变化很敏感,所以尝试开始做一些自我的分析。之前学习过一个叫#生命平衡之轮#的模型,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评估,包括:工作,情感,健康,财务和使命,只有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生活才会处在一个健康和平衡的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7893670/f4d02c29c6d25173.jpg)
用这个模型来评估近期的生活状态,各种小小的蛛丝马迹被归类和互相联系,现阶段面临的课题也渐渐浮现。
工作:突破行业的瓶颈很难
自从去年开始负责数据这一业务板块之后,大概小半年时间在补全专业知识和现有的业务类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在数据相关的专业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因为原先是全媒体策略背景的出身,对于数据和现有媒体业务的结合部分,理解力也会高于只搞数据的专职团队。这是好的一个方面。
但是不好的方面是,渐渐也了解到这一块业务目前的发展受限于具体的市场发展情况,譬如说数据开放程度和相应的数据分析与洞察能力。对于营销这一领域,虽然大部分的数据收集的能力和基础设施都已经有了,但真正有价值的数据流向却仍然限制在各家巨头之内,阿里的数据能力仅允许品牌在阿里的平台上使用,却不允许品牌将数据导出到自己的数据系统内去做分析和再运营。这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挑战,而且并不是个人努力就可以克服的。
一项业务真正的爆发性增长,不仅仅是技术,还关系到各种辅助条件,就如当初互联网视频的发展。很久之前其实就已经有网络的流媒体,但可以想象在拨号上网的年代,网速限制了视频的发展,所以视频真正的爆发,包括相关企业如youtube,netflix,中国的几大视频网站的蓬勃都是发生在3G/4G网络的普及之后。
反思目前数据这块的业务发展就如拨号年代的视频流媒体,只有技术,却没有实现条件,也缺乏真正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运营的人才(类比视频内容制作方)。在过去好几个项目无法真正落地,或者执行上受限时,自己已经意识到这个大问题,于是内心自然产生出潜在的焦虑感,毕竟个人发展与行业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
从理性的反思与总结上来看,一方面行业的发展与成熟是需要时间的,这的确无法以人的意愿作为转移;另一个方面,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依然不要放弃现在的一些小机会,而且需要更多的关注行业的发展,而不仅仅局限在自己公司和集团现有的业务能力上。
健康:懒惰中,都是情绪惹的祸
提到健康这个话题,最近真是近五年来最放纵的一个阶段了,过去一个月收入的碳水总量估计能抵上18年全年了。没错,我本来是个靠#低碳水不怎么大运动#保持身材的长期选手。
不仅吃的全面放开,还加上一个作息不规律。自从1-2月旅行回来就有点小小的时差问题。晚上8-10点非常困,如果这个点入睡,半夜3-4点会自然醒;如果不能在11点入睡,就会精神抖擞地活跃到凌晨5-6点天色发白那会。可想而知,这种混乱的作息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白天精力的不振,大概一天中能高效集中精力的时间只能有2-3个小时。
那问自己,为什么最近这么放纵,摸着良心的回答是,一方面因为本来思绪烦躁和情绪不加,食物就会变成一个疏导情绪的渠道(美食会让人心情愉悦,碳水和炸鸡也特别会让人心情愉悦);另一方面是自己的体质并不是易瘦易胖型,就算吃成了猪看起来也只是胖一点点(当对应的,减肥效果也不会特别明显),所以人生中因为真正胖成猪需要减肥的压力一直比较小。
总结来看,对于健康管理这块,近期的混乱更多是情绪的混乱导致的,在没有梳理清楚心情之前,改变的动力的确比较小。但好的一点是,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思考,心情变得稳定许多,而这一块的知识和技巧,自己一直都有,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使命:发现了我的#新世界#
对于“人生使命”这个话题,自己一直是相信的,内心一直牢记《牧羊少年》中的那句话,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使命,如果你真的想要完成某件事情,整个宇宙都会帮助你的。
虽然谈不上很系统地或者很严肃地说自己在追求人生使命,但还是时不时地会想起这个课题,也会观察自己究竟对于那些事物有特别触动的感觉。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或者说在最近一个星期之前,自己还是觉得这个课题是个可以有不是必须马上有的东西。直到某个深夜半睡半醒之间,一阵焦虑和不安突然袭来。情绪里夹杂了很多信息,一直以来习得的各种能力与技能,现在在做各种事情,摆在面前未来的各种选择,好像是个特别复杂的mix & match(匹配与组合)的过程,但自己却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
于是爬起来随手点开了kindle书籍里面关于#使命#的篇章朗读。很神奇的体验是,随着篇章的深入,自己内心的躁动和不安渐渐平息了,思绪与能量都被引导到思考究竟什么可能是自己的使命这个课题之上。
书里说到,使命是来自于灵魂深处,会带给你最深的共鸣;使命不是眼前个人的短期利益,是基于你所关心的群体的共同利益,或者是你所追求的长期价值;而是最重要的是,发现和追求自己的使命不是一蹴而及的,即使参加专业的课程也需要半年甚至一上的时间,而且真正开始行动之后,行动计划也经常会调整与改变。
读到这些信息,心里突然有些欣喜,在万物寂静的这个深夜时刻,才真正与这些文字产生了链接,这一切,不真是自己一直在小小地实践的吗?自己长久以来对于植物的喜爱,对于园艺和花艺的学习,看似漫无目的,其实隐隐约约地指向了某个目的地。
在清晨的微光中,看到自己阳台上的小小的植物开出春天的第一个花朵,是一个无比欣喜的时刻。这种发自内心的欣喜,指向了无限多的可能性。
以上算是比较随意的记录,还需要进一步的整理。但觉得有价值的一点是,在过程中学会观察和整理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相信长期坚持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美好的春天继续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