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富兰克林自传》这本畅销海内外的人生圣经听完了。其中诸多内容反复听,感受颇深。很遗憾,显然这本书并未完成,老人便离开了人世,实属遗憾。但就这半部自传,已经为生活在世间迷茫的年轻人树立了璀璨耀眼的灯塔,照亮了他们的道路。
富兰克林的人生,不能仅仅优秀、富有、博学、影响力来概括。因为在他的人生中 ,奉献和公益似乎与他形影相随,他的存在为他人带来了福祉。他没有当过总统,但是他所有的行为和决定皆出自是否公益。他大公无私、品德高尚,以为民众福利为导向,做到了周济天下。
小到市政卫生 ,大到军需用品,再到消防事业,他总是站在最前面。也难怪那些素食餐位的官员不相信他没有发过战争财,所谓夏虫不可言冰,正是这样。
富兰克林的人生准则很明确,修炼自己的德行,不仅有想法还有行动。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了13条提升项目,并准备了小本子,时刻记录自己的言行,并不断反思。当自己已经修以后擦掉。刚开始小本子记得满满的,慢慢地小本子上的条目越来越少。他通过小步子原理,不断精进,才能最终成为如此伟大的人。
我认为富兰克林的计划之所以总能够有效且成功,和以下几点分不开。
1. 他总是会建立一个社团 ,相互切磋,思想共振,共同成长、不断精进。所以,他是终身成长的践行者。
2. 在工作上,他总是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
3. 善于反思和总结。
4. 酷爱读书,嗜书如命,始终保持着如婴儿般的求知欲,让他成为一个通才。
5. 热衷于公益事业,让他的社会声望鼎盛。
6. 言必行、行必果,做事果断,为人正直。
他在自我的成长上不断精进,也不放弃人格品性的锤炼,对社会公益热心,对工作积极主动,对朋友热情真诚。这样的人,即使在低谷, 也是严重低估人才,优秀不是基因,而是习惯。
读了伟人的自传,再看看自己。
不够优秀,却保留了求知欲;读书不够,却也愿意与书亲近;品性道德中规中矩,但也希望自己能再上一层楼;对社会的贡献不大,但也有一颗兼济天下的雄心;反思总结不够深刻,但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
不要着急 ,慢慢来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无关金钱和声望,只是希望自己做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能为他人都来一点意义感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