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我们的人生大事,教育是我们的痛和苦,教育是我们焦虑的来源,教育也是我们争吵的根源,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做?身边的很多人一边前行一边迷惑。
《银河补习班》没有说教,没有评判,也没有设定条件的“爱”,有的是鼓励,是赞美,是扶持,是真正的爱----无条件的相信。
轻微剧透,慎入~~
01
我们用规则、标准要求孩子,能得到心安,却不能让孩子学会面对挫败。
标准和规则让我们心安,因为目标可及,未来可控。因而,凡是超出标准和规则的行为使我们感到恐慌,这种不按成功规则来的另辟蹊径会带来混乱,乱了怎么办?老祖宗没有说,不过通常的办法是打压“异类”,这样才会安心。
上课的时间是应该看教科书的,《笑傲江湖》显然不属此列,所以,得把这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什么?都要期末考试了,你要请假带孩子出去玩?绝对不行,我就是牺牲一个好的班主任老师都得让你灭了这个念头。梦想?那是什么东西?成绩才是你的梦想。
在这样的规则和标准要求下教育出来的主任的“天才”儿子,以优异的成绩给爸爸争了光,优秀就能够得到爸爸的“爱”,一次搞砸了的考试就能要了他的命,他拼命地乞求爸爸看他一眼,得到的却是爸爸冰冷的背影。谁能保证自己从不摔跤?
爸爸只关注他如何跑到第一名,却没有教会他跌倒了如何爬起来继续跑,他不能没有爸爸的“爱”,没有了这个支持,还不如去死。。。
02
我们能教给孩子的只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罢了。
纪伯伦有一首诗《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
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
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从小时候起就会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冒出来,就有回答不完的十万个为什么,你想象不出他们的小脑瓜里还装着一些什么,他们还会向你展示不知什么时候学会的各种技能,所以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那孩子们学什么?学习爸爸妈妈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和行为。这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影响。他们是透过模仿父母来学习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的。
马飞在爸爸的态度里学会如何面对他人的嘲讽、侮辱和谩骂,爸爸说:我永不认输。所以,无视教导主任定性的标签,学渣马飞在初一年级结束时考进了年级前十名。就现实来说,这里有点夸张,不过,戏剧嘛,更重要的是宣扬一种精神。
03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希望、根植信念。
马皓文背了黑锅,错过了马飞七年的成长时光,等他出狱,从前那个机灵鬼儿子已活脱脱成了叛逆少年,不思进取,接受责骂时也是一副不可救药的吊儿啷当的样子。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母亲教育方式的结果:“他就是笨”
“他就是少根筋”
“我花钱给你上最好的学校,我容易嘛我?”
父亲则说:“我相信你。”
“你没问题。”
“如果你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人生就象射箭,梦想就象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你必须知道你为什么活着。”
于是,马飞最终成了他梦想的航天员。
所以,我们能够拆掉我们思维里的墙,改写我们的生命吗?答案是:可以。只要你能够改变你的信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