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走过的路越多,越喜欢宅着;
见过的人越多,越喜欢孩子。”——大冰
当初,在这本书预售的时候,会看了一眼便买下来,大概也是因为这句话。只是当时的自己,前面的几本书都没看过,所以我并不知道,这句话在前面的书中已经出现过了。最近刚好放暑假,一口气,从头到尾,把大冰写的书都看完了,一整个系列下来,才明白,原来,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原来,这些年有那么多的聚散离合;原来,这些年我们都曾失散了太多曾经的人。
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曾经感慨,这些年,我知道天地万物都在改变,但是我自己没变,只是,这种没有变化,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变了的人会觉得你out了,因为你在造反,你一直都没有进步,你一直都选择留在多年前的地方,而他们,走了很远了,我却还在原地。
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的:
“有过一场梦,
梦里所有认识的人都在,所有的,站满了一整个操场,一张张微笑的脸。
……
所有的理想都达成了,所有的遗憾都解决了。
所有的错误都被谅解了,所有的爱全都实现了。
所有的,
于是所有的光芒向我涌来。”
我也曾做过这样子的梦,梦里遇见了曾经在生命里遇见的所有的人,醒来的时候,发现遗憾更大了。我也曾经努力的回忆,是从什么时候便开始淡了的?我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毕业,工作,曾经的很多人会慢慢相忘于江湖,所以我曾经比谁都想抓住,我希望我们可以逃离这个定律。后来呢?因为什么放弃了呢?大概是那句“凑得齐就凑吧”,那句话之后,我知道,我该放弃了。
这些年来,我知道我眼神不好,我看人不准,相应的,我怕我做的决定是错的。所以,人生的很多际遇选择,大多时候我都不选,我让对方先选。我们都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对的还是错的,我能尽力做的便是不后悔。所以,选择权给你们,你们选完了,我再根据你做的选择来进行我的选择。最终,哪怕有遗憾,我也不亏欠。
前阵子看《陈情令》的时候,虽说这剧不适合老阿姨我看,可是看到蓝忘机喝酒后进入“有问必答”的环节的时候,他说,他这些年有愧,当初在不夜天,他没有站在魏无羡这一边。然后就那样子听着这句话泪流满面了。回头看着过去,在很多的选择与被选择的时刻,我都不是那个被选择站在我这边的人。所以,渐渐也就习惯了。
就像作者所说的:“真正能征服一个人的总不是给予,而是依赖,每个人都需要被别人需要的感觉。”是什么,让我们很多人之间的依赖就那样消失了,然后衍生出来的却是所谓的交际呢?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02
作者说:“因为悲观,所以求诸野。
因为身处戾霾,因为行走暗夜,所以愈发希冀烛光、荧光、流星和闪电。
因为悲观,所以不停地写,写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在普普通通的一生中发出那些普普通通的微光。”
至少,作者并没有因为悲观而写更悲观的故事。从生命的某一个年开始,那时候悲伤来得太突然,所以充斥了当时的整个人生。一千个一万个为什么,我都找不到答案,总觉得我全身上下就只有被“悲伤”充满着,连每一个呼吸都很悲伤。可是,我又不敢胡思乱想。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心反而静下来,我只能自己慢慢地去寻找答案。在所有空闲的时间里,我把自己扔进书里。每天每晚,除了工作,剩下的时间就是看书。真的,人很多时候就怕钻牛角尖,那样子自己就会陷入一个漩涡,一不小心就会把你吞噬。这也是当时我能想到的自救的方式。
我记得当时我发了一条说说,说说的内容是“好想和你聊聊人生”,但更多的是怕打扰,因为问题太大了,怕说了也是一种困扰。慢慢地消化,一点一点去找答案,最终马马虎虎的明白,这大概是人性吧。
就像“台北儿子”里故事,阿宏的选择是一个拥有成熟人格的人会做的选择,只是这世上,很多人到死都还没长成熟过,也拒绝成长。他们以大人的外貌示人,然后以孩子般的无理取闹待物,言语中充斥着各种无知,却认为自己是天真无邪。而实际上,他们身上拥有了孩子所有的缺点,唯独少了便是赤子之心。
大概那段时间见过最奇葩的,以至于后来在遇见同款,心中却是无感。年轻的时候幼稚,会以各种方式对那些我不喜欢的东西表达,我真的很讨厌你。这些年唯一的修行所得,便是心性平静了很多,同时也冷漠了很多。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很惋惜,那些认识的人,如今渐渐成了陌路人,但大概也是惋惜完了,继续走自己的路。少了一份强求,也少了一份受伤害。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03
作者在书中说道:“世间有一些很奇妙的的规律:成全别人,往往也就拯救了自己,渡人者亦是自渡。”是的,我在努力渡人,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渡我自己。
有时候想想,自己遇到的难题,其实对于一些人来说,那只是他们一生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比如,客家姑娘,比如书中的“妹妹”樱桃,又或者是婷婷,她们比我更早经历了这些事情,所以在他们拼命长大的时候我依旧还没进化,在她们逐渐找到的自己的时候我在迷失,如今,当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我刚好浮出水面。成熟,与年龄无关,与担当责任有关。
仿佛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失望,绝望。若是没有失望过,又何来对希望的执着呢?
就好像婷婷,曾经她一度只能通过诉说来解决她面对的难题,甚至后来依靠药物,可是,这些都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后来,她加入了义工组织,在那里把自己当成一盏微光,在卢旺达那个有着不一样历史的城市里,帮助着那些曾经遭受苦难的孩子,看着他们健康地成长,慢慢地,心中便不会那般的焦灼。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渡己渡人”吧。
生命的很多成全,其实是来自那些自修自证的温暖。我修孤独,让我收获了一份清静;我修自律,让我收获了一份认可;我修原则,让我收获了一份尊重。渐渐地,很多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到成全。只是有时候还是忍不住贪心会想,要是一开始就明白就好了。
一整套的书看下来,感觉作者的心里其实在某一个角落也是装满着悲伤,像几年前的我一样的悲伤。所以作者在书写人间悲情,薄情的同时,也书写了一群温情的人。仿佛也在告诉很多人,哪怕此时此刻再难,哪怕物是人非,哪怕一直都是被遗弃,如果可以请坚持,人生前面很多的铺垫,只是为了让我们更认真地去思考它的价值。走过最难的时光,你会遇见你想遇见的。
这几年,我也在努力寻找一束光,一束可以带离阴霾的光。或许有些事情的发生在很多人身上是司空见惯,所以原谅当年的自己并没有那样的心理准备。就像《面纱》这本书说的那样,“别轻易揭开生活的面纱,他人把它称之为生活。”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张图片,图片的内容是俞飞鸿接受《十三邀》采访时所说的一句话:“我因为到了年纪大才发现,真的,其实生命本身是件毫无意义的事,那我们活得有滋有味,其实就是因为它本身无意义,所以才会去力图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或者让你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你是那种每天找到让你安于生活下去的这个点。反正大家来都是走这么一遭,既然不能提前,或者是,超脱于我们这个凡体,那我就当自欺欺人,活得乐呵一点吧。”
事实上,越活越明白的人都懂得,生命的可贵在于意义,这个意义并不是别人众口烁词的意义,那是一种令自己心安地活在当下的笃定,那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认知,更是一种永恒的赤子之心。就像《北京东路的日子》歌词唱的那般:“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
孩子,孩子,愿你不管出走多少年,内心依旧有着孩子的纯粹和简单。孩子,孩子,不管你生活中遇见了什么,愿你可以用孩子的心性去面对。孩子,孩子,生命里的很多成全,最终都是来自自修自证的温暖。孩子孩子,愿你依旧是当初的那个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