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雅》记载,唐代以前,人们饮茶时会加入调料,诸如盐、姜、葱等,到了唐代,最初是寺庙的僧人开始尝试清饮,慢慢地这种饮茶方式才逐渐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成为主流,使茶艺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唐中期以后,饮茶活动空前活跃。
陆羽之前,社会上饮茶的人并不多,虽然饮茶已从南方传入北方,但是还没有一本“茶学百科全书”,人们对茶叶了解还相当匮乏,许多人不知道茶叶的类别和煮泡方法,至于制茶和鉴茶的门道,知道的人就更少。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天下茶道大行”,对茶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唐开元起,上至天子,下到黎民,饮茶已然成为流行趋势。这一时期还设立了采造宫廷用茶的贡焙,王公贵族们争相仿效。当时的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都将饮茶作为一种独特的情感寄托,不仅品茶评水,甚至参与培植名茶,吟茶诗、做茶画、著茶书,代表人物如白居易、柳宗元、颜真卿、刘禹锡等人。
为何古人饮茶加调料?原因是人类利用茶是从药用、食用一路走来的。从食用而来,通常加盐调味,将鲜茶叶或干茶叶烹煮成汤;从药用而来,是用茶叶佐以姜、桂、椒、桔皮等熬煮成汤,有说法称此举也是为了掩盖煮茶的苦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