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牛人都是怎么努力的

作者: 运营喵芬妮 | 来源:发表于2017-06-07 13:15 被阅读137次

    不少读者留言:每天认真的工作,下班后学习英语、写作、健身,周末一大早就起来赶去参加各种行业讲座和培训,恨不能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提升自己上,但无论是业绩还是能力,感觉并没有什么起色。

    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努力早已成为了标配,每个人似乎都在全力以赴,甚至不惜玩命的压榨自己,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人渐渐像开挂了一样,有的人却依旧平平常常,到底怎样才是努力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1

    上了一天班,回家后认真听了一堂在线课程,感觉像被掏空了一样,再也没心情完成今天的睡前阅读了。

    今天突然精力旺盛,超额完成了任务,大受鼓舞,准备坚持下去,可是没过几天,又像以前一样丧了,本职工作都做得马马虎虎。

    《稀缺》一书中强调:人脑的带宽和时间一样都是有限的,就像是U盘,能装下的只有那么多,学习、工作、思考、沟通、娱乐…都需要消耗带宽,同时装太多必然会导致超载,造成U盘的损坏。承认吧,你不是能超强多线程工作的机器。

    2

    就像当资源有限时应该想办法用最优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努力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而精力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也应该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最优配置,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除了大家熟知的按重要性和紧急性决定去做某件事,还有一种更人性的方法:按照动机的强烈性,通俗点说就是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有一个总是熬夜的自媒体朋友下定决心要改变,和我说晚上多熬了2个小时,明早起码要晚起2个小时,而且精力是无论如何也不补回来的,一点都不划算。

    既然已经困了,那就赶紧睡下吧,今晚2个小时能做到的事明天早上很有可能1个小时就做完了。

    明明一点心情都没有,即使强迫自己坐在桌子前,可能半天才写出个草稿,质量还非常一般,实在是对不起你的努力。

    任何一件事都尽可能在对其兴趣最高涨的时候去做,因为这时往往肾上腺素达到最大值,思维也最为活跃,所谓的灵感乍现往往就是这个时候。此外,由于动机强烈,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也会容易得多,人脑处理事物的过程其实很像计算机运行程序,一旦关闭后需要重新启动,多多少少会耗费电量和时间,这也是专注效率最高的原因。

    强烈的动机是促使你坚持行动的最好春药。

    前段时间的锤子新品发布会,老罗满怀激动地诉说了近几年创业的不易,锥子几度挣扎在生死边缘挣扎,老罗也经历了无数的危机,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不是因为外在的名与利,而是因为想把这件事做成的内在动机太过强烈,所谓的偏执狂容易成功就是这个道理,强烈的动机往往能激发出全部的潜力,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准备做一件事时,不妨趁着热度最强的时候把最难的开头做下来,老生常谈的立刻去做就是这个道理,热血没有了后即使去做也很难在同等的努力下达到最好的效果。

    当精神比较抖擞,鸡血满满的时候,不妨把最难的工作赶紧做了,当完全没有心情,只想着什么时候下班的时候就做一些不太需要思考的杂活吧。

    人是感性的动物,做任何一件事,道理永远比不过人性,所以,绝对不要想着逆人性,你的身体永远比心里更诚实。

    选择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是对努力最好的褒奖。

    3

    以时间为导向才是你进步的最大阻碍。

    可能是一天只有24小时,工作8小时,1万小时定律等这些时间概念的流行,我们总是喜欢以时间为导向来做事,加2个小时班,睡前看1个小时书,晨跑1小时等等。把目标按照时间量化相对容易完成并获得满足感,但是获得结果的反馈却较慢,因为在行动过程中很容易为了使自己尽可能处于舒适状态而混时间。承认吧,你看书的过程中起码刷了3次朋友圈,你跑不动的时候停下来走了一段再继续的。

    换个角度考虑,就像很多企业现在推行的OKR考核模式,以结果来衡量员工的贡献。不再以时间为单位来判断自己的努力,而是以结果本身:每天的工作要完成什么内容,每个内容具体能带来多少业绩以及能力的提升,今晚读书要完成多少内容,是一个概述还是中心,健身要达到什么强度,精疲力尽还是尚存余力?每次设定结果上的目标,然后竭尽全力去做到,从而获得反馈,下一次再以此为基础设立新的目标,每次的目标难一点点,不知不觉,你会发现已经进步了一大块。

    以结果为导向,反馈更快更及时,从而激励你继续努力,完成更艰难的任务,形成一个努力的正向循环,一旦进入这个循环,就像马太效应一样,你的人生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牛人都是怎么努力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wo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