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服饰之丝衣

作者: 杏花疏影1 | 来源:发表于2022-10-14 09:57 被阅读0次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丝衣》

丝绸祭服白又净,戴冠样式第一流。从庙堂里到门内,祭牲用羊又用牛。大鼎小鼎食物满,兕角酒杯弯一头,美酒香醇味和柔。不喧哗也不傲慢,保佑大家都长寿。

此诗首二句言祭祀之穿戴。穿的是丝衣,戴的是爵弁。丝衣一般称作纯衣,“爵弁,服纁裳、纯衣、缁带、韎韐。”郑玄注:“纯衣,丝衣也。”弁即爵弁,“其色赤而微黑”,与白色的丝衣配合,成为祭祀的专用服饰。“天子之哭诸侯也,爵弁绖缁衣。”《毛诗序》可能就是根据这两句诗而断定此篇与祭祀有关。“俅俅”毛传训为“恭顺貌”,而《说文解字》曰:“俅,冠饰貌。”《尔雅》亦曰:“俅俅,服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上文紑为衣貌,则俅俅宜从《尔雅》、《说文》训为冠服貌矣。”马瑞辰的意思是首句的“紑”既为丝衣的修饰语,则二句的“俅俅”与之相应当为弁的修饰语,故训为冠饰貌,而不训恭顺貌。

三、四句言祭祀之准备。“自堂徂基”点明祭祀场所。“基”通“畿”,指庙门内。这个地方又称作“祊”(崩)。《礼记·礼器》:“设祭于堂,为祊乎外。”郑玄注:“祊祭,明日之绎祭也。谓之祊者,于庙门之旁,因名焉。”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求之或于室,或于祊也。于室者,正祭;于祊,绎祭。”这是正祭与绎祭区别之所在。《毛诗序》或许就是据此推断此篇是“绎”。羊、牛是用作祭祀的牺牲。

五、六句言祭祀之器具。鼎是古代的炊具,又是祭祀时盛熟牲的器具。此处无疑用作后者。鼐和鼒其实也是鼎,只是大小不同。鼐最大,用以盛牛,《说文解字》:“鼐,鼎之绝大者。”段玉裁注:“绝大谓函牛之鼎也。”鼎次之,用以盛羊,鼒最小,用以盛豕。陈奂《诗毛氏传疏》曰:“上句‘堂’‘基’‘羊’‘牛’以内外小大作俪耦,至本句变文。”也就是说,由上句的从小及大,变为此句的从大及小。“兕觥”又称爵,《诗毛氏传疏》:“兕觥为献酬宾客之爵,绎祭行旅酬(祭礼完毕后众人聚在一起宴饮称为‘旅酬’),故设兕觥焉。”

最后三句言祭后宴饮,也就是“旅酬”。这里突出的是宴饮时的气氛,不吵不闹,合乎礼仪。《小雅·桑扈》最后一章:“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通‘匪’)交(儌)匪敖,万福来求(聚)。”与这三句正可互相印证。

这是一首记述周贵族祭毕巡视饮宴安排情况的小诗。《毛诗序》谓此篇主旨是“绎”。“绎”即“绎祭”,语出《春秋·宣公八年》:“壬午,犹绎。”此诗未有“绎祭”字样,《毛诗序》应是推测;但从诗的内容看,这个推测还是有根据的,所以尽管有人责难,但一般还是为后人所接受。

相关文章

  • 诗经服饰之丝衣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丝衣》 丝绸祭服白又...

  • 《诗经·周颂·丝衣》:“小大人”才是国之未来

    《诗经·周颂·丝衣》:“小大人”才是国之未来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 诗经服饰之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

  • 诗经·周颂·丝衣

    丝衣先秦:佚名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译文及注...

  • 诗经服饰之缁衣

    周宣王当了二十二年的天子后,有一天猛然发现,他即位时的那个小不点弟弟已经长大了,应该给他的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也封个...

  • 298 小楷抄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丝衣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周颂·丝衣 贡献维护者 朝阳山人 《周颂·丝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

  • 子曰诗云|正是一年新装季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诗经》里像《葛覃》这样关乎布帛、服饰的诗真不少。...

  • 《丝衣》

    丝衣其紑(fou), 载弁俅俅。 自堂徂基, 自羊徂牛; 鼐鼎及鼒(zi), 兕觥(si-gong)其觩。 旨酒思...

  • 练字第二天 诗经《丝衣》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 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表意: 丝衣,即为...

  • 诗三百293

    《丝衣》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紑(fou)...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服饰之丝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gq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