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厚积薄法
声明:含本文在内,本系列文章均系原创
前引:法律谚语云:“法律的生命在于运用”,抽象的法律条文正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才被人们认识、接受。作为一个法律人,见证庚子年中此国之大难,亲历其中,预备以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身之所体,从小处着眼,作一些通俗易懂的法律分析,或者做一些有建设性的正能量建议,不求深刻于专业,只为科普于大众,也算用这一种形式,行爱国之心,参抗疫之事业。
昨天,我写了疫情系列的第七篇,《法律的“疫”义(七):在疫情中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力,但瞎锻炼可能反而让病毒有机可乘!---不会写文章的法律人不是一个好教练》。
第七篇是一个入门级的健身知识,主要是给在疫情中的大家伙,提供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健身方向性的参考。
笔者明白,受制于自身健身知识的不足,和写作能力的局限,这篇文章在健身行业的专业角度还是不够深刻,如能获得健身大牛们专业的点评和补充,我会非常感激,也是我学习的一个机会。
不过,从一个业余的健身者的角度,这已是我的极限。
而且,这篇文章确实不容易。前天,也就是3月2号的夜里,因为个人的原因,一宿没睡,在3月3号,上了一天班后,又到社区的疫情检查卡口去执勤,做志愿服务,到近九点,回家已经是十点了,草草吃了点饭后,开始写这篇文章,写完并发布已经是23点59分了。
此外,由于明确地知道自身健身时间尚短,唯恐专业性不足,误导各位读者,同时也为了让读者们更有针对性,内容更准确,同时也让读者们更信任,我特地在文章的末尾加了参考资料部分,并在文章里相应部分指出这些信息来自文末具体哪个参考资料,做一个指引,也方便读者到参考资料里附上的书籍的具体页数,或者是网站,去做进一步地、详细地阅读。同时,同样内容的观点,我查阅了多个网站,选择了那些相对较大的、知名的网站,作为参考资料来源。
写完以后,由于大脑过于兴奋,三点才徐徐入睡。
今天再来看这篇文章,还是有些内容没有陈述完全,一是因为篇幅有限,如果过长,可能亲爱的读者已经没有阅读的欲望,二个是因为第七篇的主要写作焦点是针对锻炼方式,为免失去焦点,没有过多延展。
其实,有些前置条件,比健身方式本身更重要,在不满足这些前置条件时,健身活动最好不要开展。这点,在第七篇第一部分里已经有提及:“况且,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通过运动,具备一个健康的体魄,它也有很多条件,例如它必须要和恰当的睡眠、饮食,正确的锻炼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够成功,那些盲目训练,五年十年后还是个胖子的人大有人在。”
对,就是睡眠和饮食。
严格来讲,睡眠是健身的前置方式,而饮食是和健身同步进行。
先说睡眠。充足的睡眠,是身体补充能量的方式,这是人的生物性决定的,睡眠充足,按照惯常的观念,是每天八个小时以上。睡眠不足时,人的身体内各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是失衡的状态,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强行健身,即便是采用了第七篇的健身方式,充分采纳了那些注意事项,也无法避免伤害自家身体的结果,还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这一块的资料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去寻找参考资料了,毕竟不会有人质疑睡眠的重要价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睡眠大会的网站上去查阅相关资料。
再说饮食。大家都知道饮食很重要,却不知道怎么吃。那么饮食有多重要呢?相信有句大家都听过的话,“七分吃,三分练”,健身人士都非常注重饮食,如果只是健身,还是放开吃喝不予节制的话,再怎么科学的健身方式,都不可能成功,毕竟“练”的部分对健身的决定结果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
那么究竟怎么吃呢?
吃的话,建议荤素搭配、早餐以清淡为主。具体的吃法比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阅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差点忘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就是喝水!
多喝水,可以加快新陈代谢,让饮食中的营养快速地跑遍全身,让身体新陈代谢的产物更快速地排出,饭前饮水,还能制造一些饱腹感,减少食物的过量摄入,减少结石的发生概率,也能让肤质更好。
那么,简单总结一下,敲黑板!
充足的睡眠、恰当的饮食、大量的喝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