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野调查·被遗忘的村落》
田野调查对日本偏远村落的记录,由一段段口述的故事和一小部分作者亲身参与的活动记录组成:开上三天三夜极容易跑题的村级寄合,行脚人的各地见闻和露水情缘,婆婆唠叨与媳妇不合的观念,插秧女人们的挑逗笑话……诸如此类。觉得《怪谈》类的传说,或许就有很多是从这样的山林间飘出来的?
2.《我们偷走星座的理由》
我们偷走星座的理由关于童话和童话破灭的五个故事。在掺杂着幻梦幻灭,美好的和不那么美好的巧合里,竟还比较合理地加进了一点推理元素。对北山的印象停留在断头城,那倒也是个暗黑童话一样的故事。其实这本也没有多“白”,内核还是乌漆麻黑的嘛。
3.《黑麦奇案》
黑麦奇案童谣再次登场,稍微曲解一下就可以跟系列凶案贴上边,让人偶尔会好奇起原作者的初衷。主要和次要谜题其实都是常见款:“爹死了,哪个获利者嫌疑最大”和“谁是哪个来复仇的人”。真凶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毕竟候选人就那么几个,然而揭开谜底之后再回头看之前的描述,会有突然被人性的复杂击中之感。
4.《命案目睹记》
命案目睹记有点虎头蛇尾了的一案。目击了交错而过的火车上的命案是个挺有意思的起头,然而中间的子子孙孙各自揣着小秘密谋划后路的戏份显得拖沓了。
5.《破镜谋杀案》
破镜谋杀案跟上一本相反,这本的前中期略平淡,反倒是结尾意外地灿烂了一下,人性的小镜子猛然地反射了一下刺眼的阳光。啊,那些人生中没处说理去的伤害。另一条线也挺有意思,是miss marple自己的小挣扎:世界在向前,我在变老,难道就这样了吗?miss marple当然不会答应。
6.《加勒比海之谜》
加勒比海之谜从某种意义上,是《复仇女神》一案的前传。有钱的老爷子难得地不是受害人,而成了破案帮手——这一点甚至老爷子还自嘲了一下。依旧是熟悉的多角混乱感情关系(miss marple的长项),不过地点远离了圣玛丽米德的熟悉环境 让miss marple有过短暂的无措感,但头戴粉红羊毛绒圈的复仇女神是不会被这点小小的不便打败的。一截锉断的鞋跟派上了大用场。
7. Behind Closed Doors
Behind Closed Doors没新意的“复仇”类反家暴悬疑文,书名就可以概括一半的故事内容和整个基调。第一章的前五分钟,由无数个“perfect”串起来的描述和对话就让接下来的内容变得完全可预期。虽然这种写法可能是为了让转折来得更惊人些,然而读者大概早就被各种类似题材的小说训练出了更高的段位。一句话剧透就是:长姐为从丈夫虎口中拯救唐综亲妹而在完全没有人生自由的情况下努力反杀的故事。女主的形象塑造得没有说服力,从束手无策到计从天降的转折来得太轻易。有声书念得还行。
8. The Enchanted
The Enchanted用浪漫主义笔触写的某个(有代表性的?)美国监狱——特别是死囚牢房的——唯美悲伤小讽刺的故事。大家的名字几乎都被代号替代:为死囚上诉的“那个女士”;“典狱长”悲伤地看着癌症弥留的妻子,感受到了求死的死刑犯被拖入上诉程序的讽刺;“神父”对于情感的想触碰又缩手;“白发男孩”像墙壁间的幽魂……最后大家都从某种意义上得到了解脱,从这间叫enchanted的监狱。
9.《沉睡谋杀案》
沉睡谋杀案“掩住她的脸 ⋯ ⋯光影晃花了我的眼 ⋯ ⋯她死在青葱年华 ⋯⋯”剧集版这一集拍得也挺有意思,关于一个从新西兰返回英国的年轻女人被潜意识或者什么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在闪回的记忆片段里看到了幼儿时目击的一起疑似谋杀案的经过。前期铺垫的环境描述挺到位的,有点惊悚小说的味道,甚至还有点神秘主义。
10.《沉睡的人鱼之家》
沉睡的人鱼之家东野的非推理类、走“探讨人性”的轻小说之一,略鸡汤,不过在可接受范围内。核心议题是如何界定“死亡”的问题,掺进去了一段可有可无无疾而终的感情,再混合上各种常见的道德伦理问题,是作者挺擅长的大杂烩风。
11.《马普尔小姐最后的案件》
马普尔小姐最后的案件miss marple似乎不像波罗有个非常正式的退场——非要说最后一案的话,《复仇女神》的“终结感”反倒更明显些。这本的短篇也都不是什么复杂的案子,有的甚至有点一目了然,大可以当做圣玛丽米德居民的小番外。
12.《暗藏杀机》
暗藏杀机年轻的一对的冒险故事,画风跟波罗和马普尔又不同了,很有俏皮感和脚步轻快的活力。国际大阴谋的这个背景跟big four时一样有点超出了阿婆笔力掌控的感觉,除此之外都很轻松愉悦(并有着阿婆很爱安排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有钱美国人开空白支票仿佛抽纸巾一样轻松的形象真是历史久远啊。
13. Lincoln in the Bardo
Lincoln in the Bardo挺新奇的写法,一百来号人(鬼)七嘴八舌的——严格来讲也不能叫鬼,大概就是不承认自己已经死了的游魂状态吧。林肯成了书名的一部分,是因为他死于伤寒的小儿子也在这个故事里短暂地加入了这个游魂大家庭,而且还碰巧成为了打破某种“魔咒”的那个传信者。作者应该不是想传递什么宗教相关的信息——就算有大概也被我无视了——倒是更像发散脑洞的感觉:新婚之夜暴毙的汉子的某部位仍然心不甘情不愿地举着,饱受虐待的女黑奴依然失声,诸如此类。
14.《芬兰人的噩梦》
芬兰人的噩梦挺可爱的五分钟翻完小册子。这五分钟里大家都是芬兰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