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严格来讲我们,没有人会拒绝奖励的。如果平白无故的获取一个收益,应该是没有人会拒绝。可是奖励不是凭空出现的,都会跟一些具体的行为挂钩。跟奖励挂钩的行为,才是让孩子拒绝奖励的真正原因。如果孩子觉得兑现奖励所需要进行的操作,对他来讲有难度,实现这个目标压力比较大,那他就有可能会选择拒绝奖励。

相对于其他物质化的奖励,学习成绩的提升,是绝大多数孩子最开心的事儿。不管怎么样,在求学期间的孩子,他们的评价体系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单一的。成绩的好坏,不管是孩子之间的评价,还是家长对孩子的评价,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尺。所以可以说,对于孩子来讲最有效的奖励,就他成绩的提升。让孩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足够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是能够推动孩子持续进步的一个最主要的核心动力。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
第一,我们给孩子设定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
第二,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当中,孩子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哪些能力会阻碍他去兑现这个目标。
以下还有几个家长的提问。
问题一:孩子每个假期都会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可是最多不超过一个礼拜,就直接马放南山了。那些最开始设定的宏大学习计划,全部都抛到脑后了。我看不过去说孩子,他还振振有词,给我较劲。为此我也想过很多的方法,但是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禾沐老师,您能给我指点一下吗?
我给你的回答是:不能被兑现的计划,不管多么完美,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我们不妨在设定计划的最初,把这个计划的难度降低,周期缩短,比如设定为一周而不是整个假期。这样如果中间有什么问题,还可以随时调整。不要嫌弃计划内容少,只要是动就比不动有收益。收益再少也是收益。相对完美的空想,只是背了一个单词更有意义。
问题二:孩子没有快考试的时候都熬夜突击,希望能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考取一个好成绩。我跟他沟通,他还振振有词,号称什么“临阵磨刀,不快也光”。我对他也是没辙了。
我给你的回答是:首先我们需要肯定孩子希望考取好成绩的意愿,也可以认同孩子那种“临阵磨枪”的观点。但是可以建议,如果说我们可以把这些压力在平时分散一下,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在考试之前那么狼狈了。可以用一种相对比较优雅的方式,取得我们预期的成绩呢?而且考试本身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核,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规划能力、统筹能力等等能力也囊括其中。充沛的精力也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元素。我们不要求你马上做出改变,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我们提前做一个学习规划。没准能够既取得预期成绩,又不用在考试前熬夜呢?
网友评论